】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试析二十一世纪中美台海权力格局演变
——“权力转移理论”视角
http://www.CRNTT.com   2021-08-08 00:11:37


 
  二、中美权力结构变化对台海格局的影响

  1.造成中国与美台“隐性同盟”博弈的加剧

  近些年中美实力对比逐渐接近,在中美权力结构发生变化的背景下,美国对华政策发生重大调整,从与中国合作为主竞争为辅转变为全面竞争和遏制,中美博弈与战略对抗加剧,美国加大了打“台湾牌”的力度,台湾在美国东亚战略中的地位有所上升,加上蔡英文当局对美国实行“一面倒”的政策,迫不及待地扮演美国遏制中国的“马前卒”,美国“以台制华”,蔡英文“联美抗中”,所以当前在台海形成了中国与美台“隐性同盟”激烈对峙的格局。随着中美关系的恶化,美台“隐性同盟”甚至有进一步强化的趋势。美国的“印太战略”公然纳入台湾,将台湾当局定位为“区域贡献者”。美国“国防授权法”含有“推动与台湾进行实战训练及军事演习之机会”、“推动美台高级国防官员及军事将领之交流”等内容。⑯近年来,美国不断有人鼓吹允许美国海军军舰例行停靠台湾港口,幷允许美军太平洋总部接受台湾提出的靠港要求。2017年5月,台湾海军陆战队在“汉光军演”后赴夏威夷与美军协同训练,这是台军39年以来首次以一个完整排级编制与武器装备的地面部队,踏上美国本土与美军进行协同作战训练,⑰反映了美台军事关系“同盟化”的趋势。美台关系的加强,尤其是军事政治关系的加强,让中国大陆面临的战略压力增大,也导致中国大陆与美台“隐性同盟”博弈加剧。

  2.形成中美与台湾地区互动的恶性循环模式

  随着中美东亚权力结构的变化,中美与台湾地区之间的互动似乎形成了一个循环模式,台湾当局一挑衅大陆,大陆就反制“台独”,美国就打“台湾牌”,台湾当局就积极配合。特朗普上台后提出“印太战略”,蔡英文第一时间就在台湾“外交部”下设立“印太办公室”,显示对“印太战略”的重视。为配合美国对华“贸易战”、“科技战”,蔡英文当局禁止台湾企业采购大陆相关产品,禁止大陆一些高科技产品在台湾市场销售;大力购买美国农产品,扩大对美投资,提升台美经贸关系。2020年1月,蔡英文连任成功,5月20日,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发表声明祝贺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就职,将其称为所谓“总统”,幷吹嘘美台“伙伴关系”。这是美国国务卿最近几十年第一次公开祝贺台湾地区领导人开启新的任期。美国政府一些官员和美国一些政客也向蔡英文发视频贺辞。美方上述举动严重违反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严重干涉中国内政。引起了中国的强烈愤慨,幷予以谴责。⑱2020年,随着中美关系加速恶化,“联美抗中”的蔡英文开始第二任期,中美与台湾地区之间这种互动的恶性循环模式很有可能还将持续下去,成为常态。

  3.不会改变大陆在两岸关系中的主导权和主动权

  虽然,中美权力结构的变化对台海格局带来影响,但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那样“决定两岸关系走向的关键因素是祖国大陆的发展进步”。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事关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涉及中国的核心利益,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坚决的、明确的,绝不允许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一段时期以来,台海格局幷没有向着积极方向演变,主张“台独”的民进党再度执政,幷且向着“一党独大”的趋势演变。民进党在岛内大搞“绿色恐怖”,制造“寒蝉效应”,岛内“统派”势力在民进党的打压下已经噤若寒蝉。蔡当局大搞“去中国化”,通过“修法”杯葛两岸交流,台湾岛内的分离倾向在增强,台海形势更加复杂严峻。

  然而,随着中国崛起带来实力的增强,两岸实力对比的天平已经大幅向大陆倾斜,幷且这一趋势还将持续下去,中国大陆越来越有能力反制岛内“台独”势力和外来干涉势力的挑衅。中国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台湾问题因民族弱乱而产生,必将随着民族复兴而终结,中国不会让两岸分隔的局面一直持续下去。当前大陆已经牢牢掌握了两岸关系的主导权和主动权,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影响幷决定台海战略格局的演变,“台独”势力越来越难以通过“联美拒统”实现“台独”了,对此应该保持充分的战略自信和战略定力。

  三、结论

  权力转移理论揭示了世界权力格局变化的规律,而区域权力转移的理论修正则从微观层面揭示了一个地区权力格局重组的过程。21世纪以来,中美东亚权力结构的变化过程,不但印证了这一理论的客观性,而且丰富了这一理论的内涵。随着中国崛起,东亚权力结构正在向中美两极格局演进,中国在东亚的影响力不断提升。

  在台海格局方面,当前大陆已经牢牢掌握了两岸关系的主导权和主动权,有充分的手段应对“台独”势力和外来干涉势力的挑战。但是,我们也应该清楚地看到,台湾问题非常复杂,绝非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这就需要我们保持战略定力和战略自信。在严峻复杂的两岸关系形势下,中国大陆要努力利用各种积极因素,化解消极因素,从而早日促成两岸统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注释:

  ①《陈水扁首次明确提出两岸“一边一国”论》,参见http://www.huaxia.com/zt/2002-30/102755.html,最后访问时间:2020年4月15日。

  ②Philip T. Reeker, "Daily Press Briefing"参见http://2001-2009.state.gov/r/pa/prs/dpb/2002/12477.html,最后访问时间:2019年12月19日。

  ③“2006年催生新‘宪法’”,台湾《自由时报》,2003年9月29日。

  ④2006年10月,催生“新宪法”,2007年5月公布,2008年正式实施。参见林晨柏等:“‘陈总统’:明年‘大选’三个竞争”,台湾《中国时报》,2003年10月26日。

  ⑤Deputy Assistant Secretary for East Asia and Pacific Affairs, "US-Taiwan-China Issues," Foreign Press Center Briefing, 20 November, 2003.

  ⑥《温家宝总理与美国总统布什举行会谈》,《人民日报》,2003年12月11日,第1版。参见http://www.whitehouse.gov/news/release/2003/12/20031209-2.html,最后访问时间:2020年12月1日。

  ⑦“中台办、国台办就陈水扁当局公告举办‘入联公投’发表受权声明”,《人民日报》,2007年2月3日,第2版。

  ⑧C o n d o l e e z z a  Rice, "Press Conference by Secretary of State Condoleezza Rice," Dec.21, 2007, 参见http://2001-2009.state.gov/secretary/rm/2007/12/97945.Htm,最后访问时间:2019年12月19日。

  ⑨Raymond F. Burghardt, "Press Roundtable," December 11, 2007, http://www.ait.org.tw/zh/officialtext-ot0721.html,最后访问时间:2019年12月19日。

  ⑩安卫、李东燕:《十字路口上的世界:中国著名学者探讨21世纪的国际焦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95页。

  ⑪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中国在奥巴马任期内的GDP增长率分别为:9.4%、10.636%、9.536%、7.85%、7.758%、7.298%、6.9%、6.7%。同时,2016年中国GDP总额(现价美元)为11.191万亿美元,而同年美国GDP总额(现价美元)为18.624万亿美元。因此,这段时期中美GDP总额的比值为60%左右。相关资料请参见:世界银行数据库,https://data.worldbank.org.cn/?locations=CN-US。

  ⑫《港媒:大陆将面临台湾或成美日同盟“隐形成员”》,参见https://taiwan.huanqiu.com/article/9CaKrnJFfnk,最后访问时间:2020年6月15日。

  ⑬汪曙申:《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下的台美关系新态势》,《台湾研究》2016年第1期,第71-79页。

  ⑭Donald J. Trump. Address Before a Joint Session of the Congress on the State of the Union, 参见https://www.presidency.ucsb.edu/document/address-before-joint-session-the-congress-the-state-the-union-25,最后访问时间:2019年12月31日。

  ⑮世界银行官网数据,参见https://data.worldbank.org.cn/country/united-states?view=chart,最后访问时间:2021年4月20日。

  ⑯《“美国2019‘国防授权法’涉台条款全文”》,参见http://www.crntt.com/doc/93_7950_105147856_1_0802065941.html,最后访问时间:2021年4月2日。

  ⑰《港台媒体称台陆战队5月底秘密赴美训练,美台同盟踏入实质》,参见https://www.guancha.cn/local/2017_07_31_420751.shtml,最后访问时间:2020年3月21日。

  ⑱《外交部声明》,参见http://new.fmprc.gov.cn/web/zyxw/t1780865.shtml,最后访问时间:2021年4月15日。

  (全文刊载于《中国评论》月刊2021年7月号,总第283期)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