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中国现代财政制度的属性和建设方向
http://www.CRNTT.com   2021-05-24 07:56:38


  中评社北京5月24日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建立现代财税金融体制”,强调“更好发挥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健全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财税金融制度”。正确认识中国现代财政制度的基本属性,廓清现代财政制度建设的层次和方向,是充分发挥财政作用、做好财政工作的前提。

  从历史和实践的维度认识中国现代财政制度的基本属性 

  光明日报发表东北财经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吕炜文章表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建设现代财政制度,必须立足中国财政制度形成的历史条件、依赖的制度基础、走过的实践道路。

  现代财政制度是现代国家财政治理的观念、体制和关系的总和,其形成和发展是近代以来肇始的现代化进程在国家财政治理领域的集中体现。任何财政制度的“现代性”内涵都不是抽象的,而是深深根植于不同国家由历史、基本制度安排和经济社会条件变化等所限定的财政实践中。中国的现代财政制度,既具有现代化进程中财政治理发展规律的一般性,也体现出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和实践的特殊性。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谋求实现国家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在根本上决定了中国现代财政制度必然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和现代化建设相联系,并始终服从和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需要。这是中国现代财政制度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前提,也决定着中国现代财政建设的制度本质和实践方向。现代财政制度中“现代性”的一般性内涵,只有与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属性和人民主体地位的价值取向相结合,才能真正反映中国现代财政建设的制度特征。

  基于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为社会主义制度建设、为现代化国家建设服务这一前提,围绕党和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战略大局,中国现代财政建设也在不断调整和转换。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的首要任务是建立统一的中央政府,开启大规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将革命根据地时期形成的分割化财政统一为由中央政府集中统一管理的国家财政,这为建立统一的中央政府提供了重要支持,也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维护新生政权安全、维护经济稳定奠定了物质基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围绕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以及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的要求,通过筹集和配置建设资金,财政在为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从落后的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提供资金支持的同时,也在不断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开放新时期,随着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围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财政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持续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形成统一的市场经济秩序提供了重要保障。与此同时,通过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等保障性功能,财政发挥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党和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等重要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制度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完善和发展。

  在三个关系中把握中国现代财政制度的基本维度 

  文章认为,正确认识和科学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功能和作用方式,是充分发挥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的根本要求,也是科学廓清和划分中国财政基本关系和层次的重要依据。服从国家要求、服务国家需要从来都是财政的第一功能,中国现代财政制度始终服务于现代化国家建设实践。只有将财政放到国家、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框架内,才能更加清晰地认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的基本功能和作用方式。

  首先是从财政与国家的关系中认识现代财政制度建设。财政在国家治理中发挥着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是国家实现内外目标的基础性工具、政府实现国家意图的政策手段。在中国,这一关系具体体现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财政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服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的定位,以及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所展现出来的“国家财政”的制度优势,都是对这一关系的重要体现,也是新时代现代财政制度建设必须秉持的上位逻辑。

  其次是从国家与市场的关系中认识现代财政制度建设。改革开放形成了现代化国家建设与市场经济之间的特殊关系与过程,也对财政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国家而言,市场经济是国家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民共同富裕的手段和途径。财政制度建设需要处理好财政作为国家治理重要制度性工具和市场作为国家配置资源重要手段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财政通过放权让利从竞争性领域退出,以推动市场化进程,使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充分发挥;另一方面,财政要按照以人民为中心的制度要求,从经济活动中汲取收入、安排支出,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围绕共同富裕目标,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体系。

  最后是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中认识现代财政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是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运行机制的有机统一,从而使市场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经济活动中作为资源配置手段的财政建设,其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之间的关系。在具体的资源配置过程中,有效市场是指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效率和决定性作用,但有为政府并不是简单地弥补市场失灵,而是体现着社会主义国家的制度属性。财政在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宏观治理等方面的作用是有制度要求的。作为政府经济活动手段的“财”的规模与结构,只有与作为政府经济活动目标的“政”相一致,才能完整反映财政作为国家治理工具的内涵。

  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历史实践中,国家、政府、市场在方向上是高度统一的,但三者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进程中的角色、功能和方式有显着区别。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放到国家、政府、市场这个更加丰富和完整的关系层次中予以理解,既能够客观反映中国现代财政制度建设在服务“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国家现代化建设战略中的一般性和特殊性,也有助于准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财政制度建设的方向。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