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科学精准实施宏观调控 扎实推动经济稳中向好
http://www.CRNTT.com   2021-04-15 08:54:47


 
  发挥税收政策杠杆作用,促进研发和创新

  文章分析,财政部日前发布消息,延续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75%的举措,将制造业企业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100%。从总体上看,“十四五”期间要加大研发投入,即研发投入占GDP比重保证在7%以上。同时引导资金流到基础研发领域,基础研发投入资金规模需占整体研发投入资金规模的8%以上。

  落实以上两个指标,需有政策引导。此次,财政部门和税务部门落实今年新的研发投入加计扣除比例政策,实际上是引导资金加大在研发方面投入,特别是在制造业研发方面投入。将制造业企业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100%,主要针对两种情况:一是钱投入了研发,但未产生明显成果。这种投入已在成本中体现,在征税时再扣减100%,由于纳税基数少了,企业利润增加。也要防止有人钻政策空子,把其他资金支出记在研发名下,套取国家税收政策红利。二是研发取得了成果,如果能够证明相关成果真实性,则给予抵扣200%,这将进一步提高企业研发积极性。税收政策调整会发挥杠杆作用,促进研发和创新,微观主体会更有活力。

  既要稳定原材料价格,又要调整经济结构

  文章表示,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今年3月份,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环比上涨1.6%,涨幅扩大。最近原材料市场价格上涨过快,如石油、天然气、煤炭、有色金属等,对上游产业有利,所以部分大型企业利润,包括增加值上升较明显,对中下游及生产经营成本有较大推升作用。

  总体来看,对于中国这样要大量进口原材料、能源等商品的国家来说,生产资料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是弊大于利,会推动成本提升。3月份中国PPI环比上涨1.6%,从短期趋势看,涨幅较大,PPI同比上升4.4%,而去年是负增长。成本上升,会挤压企业利润、抑制经济复苏良好势头。因此,监管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要加大市场调节力度。首先要保障供应,拓宽原材料来源,增加供给。

  但外部因素不可控,如石油等从海外进口的大宗商品价格。市场预期经济将会反弹,疫情很快会控制住,引起价格上涨。前期世界各国滥发货币,宽松的货币政策也是幕后推手。未来,地缘政治因素也会影响到大宗商品价格。

  从短期来看,要稳定原材料价格,同时要考虑进行结构调整,要按照“绿色发展”的路径和目标,未来能源资源消费生产结构须做出深刻调整。2030年要实现碳达峰,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保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安全,要自强自立

  文章指出,随着中美间科技战愈演愈烈,外部环境日益复杂,存在诸多卡脖子环节。因此,在供应链安全和稳定方面,存在不可控外部因素。从自身看,首先要稳外贸主体,企业本身面临生产经营困难,要想方法帮其化解相关困难。同时,改善企业融资,如信用担保等金融服务。此外,跨境物流和海外仓建设方面也要加大力度。

  更重要的是要供应链多元化,特别是针对全球供应链。在畅通内外循环过程中,及时发现痛点和堵点,以问题为导向解决问题,通过改革、开放、创新,营造良好营商外部环境。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保证相对稳定的局面。

  同时,通过改革创新,提升自身竞争力,在产业链上向中高端迈进。在部分重点领域和环节的技术研发方面,实现重点突破,加固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从中长期看,要创新,改革开放,从短期看,要做灵活性政策调整,降低企业成本。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