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更新观念,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http://www.CRNTT.com   2021-04-13 06:16:55


 
  二是老年人口是“机会”,不是“累赘”。作为“三驾马车”之一,消费在宏观经济增长中的拉动作用不可忽视。3亿老年人口,巨大的数字背后蕴藏着庞大的消费潜力,据《2019-2020中国食品消费趋势及创新白皮书》显示,中国老年人的年人均消费水平超过2.2万元。伴随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老年群体的消费开始从生存型向乐享型转变,对老龄产品的差异化和品质化需求随之增加,但是中国老年用品和新兴养老科技企业总量严重缺乏,长期存在供给与需求失调。以老年用品为例,中国市场上老年用品种类仅是世界的三十分之一,特别是可穿戴、便携式监测、居家养老监护等智能养老设备更是缺乏,市场潜力巨大,前景广阔。以日本为例,2019年老龄化率达到28.4%,催生了“银发经济”蓬勃发展,仅养老产业就达到约8000亿美元的市场规模,以养老服务为核心,带动旅游、教育、社交娱乐和消费品等产业的发展。“银发经济”是未来经济的一个增长点。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可以推动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同时也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大举措,更是改善民生、满足老年人对美好幸福生活追求的必然要求。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培育新动能

  文章指出,一要转变观念,理性看待。人口老龄化是许多国家发展的必经阶段。滚滚而来的“银发浪潮”,给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全方位挑战,直面现实,才能更好面对。事物不断变化发展,且矛盾存在对立统一,用辩证和发展的眼光看待老龄化问题。老年人是重要的社会群体,这一群体消费观的改变,加之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人生经验,老龄化也蕴藏着难得的经济发展机遇和市场潜力。不能片面地只看到人口老龄化给社会养老等带来的压力,也要树立“老年人是社会财富、宝贵资源”的积极理念,尊重老年人的历史价值,肯定老年人的现实价值,未雨绸缪,鼓励有技能有劳动能力且有就业意愿的老年人利用自身的优势,积极参与到社会经济建设与和谐发展中。

  二要应用技术,开发资源。首先,适度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其中,老年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一条路径。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中国老年人整体素质逐渐提高,学习需求多元化,特别是对于教育的种类和品质提出更高要求。老年大学应“因类制宜”,根据本地区老年人不同年龄段、不同教育背景、不同生活环境和学习需要,设置不同课程,引导老年人进行高质量学习,促进人力资源的开发。其次,设置灵活弹性工作制度。鼓励企业和单位留用和雇佣老年劳动力,根据老年人的特征设置弹性工作制度,缩减工作天数、工作时间或者取消工作地点限制。最后,建立老年人资源数据库,以信息化平台为支撑,采取技术手段寻找适合老年人口特有的岗位(有酬或者无酬),实现自我价值。

  三要培育主体,增加供给。首先,积极培育老年人产品市场主体。发挥中国制度和市场优势,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培育一批产业链长、带动力强、品质优良的老年人产品和服务企业。其次,紧抓老年人需求供给老年人产品。老年人产品应与一般产品有所区别,开发老龄消费市场,在坚持满足差异化、个性化、人性化的基础上,必须充分考虑老年人使用习惯,提高老年人用品的有效供给特别是方便老年人的安全、实用的“轻技术”产品供给。最后,紧跟时代发展推进老年人产品智能化。积极推动“互联网+养老”,同时,必须做到推进智能化服务要适应老年人需求,并做到不让智能工具给老年人日常生活造成障碍,减少智能化、数字化带给老年人的“数字鸿沟”影响,保障老年人权益。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