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成都:唱好“双城记” 探寻高质量发展动力源
http://www.CRNTT.com   2021-03-14 09:35:49


  中评社北京3月14日电/一小时,可以做些什么?读一本书或者跑10公里。对于成都和重庆的市民来说,“一小时”还有特殊的意义。2020年12月24日9时15分,首趟G8607次动车组驶出成都东站,10时17分即抵达重庆沙坪坝站。通过轨道的连接,成渝两地间时空距离在不断缩短。走出火车站,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两地最便捷的公共交通工具,如今也实现了“一码”通乘。

  交通便利,正是成渝双城经济圈发展的有力支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四川省委书记彭清华也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强调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势见效。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范锐平代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四川代表团分组审议时更表示,成都要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机遇,唱好“双城记”、服务新格局。

  打造“增长极”: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探索新路

  今年2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勾勒出未来15年至30年我国交通网的建设目标。就在这份文件当中,成渝双城经济圈首次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并列,成为重要“一极”。

  从地图上看,成渝如果能与三大增长极连点成线,将形成一个占全国经济总量七成以上的巨大菱形空间,形成“北有京津冀,东有长三角,南有粤港澳,西有成渝”的中国区域经济格局。这不仅将有力撬动西部地区发展,有效破解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也将有效带动全国的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不只是一个经济要求,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自2020年1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首次提出、10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审议,短短的不到一年时间,成渝城市群加速黏合和壮大——“一城多园”模式共建的中国西部科学城“多点开花”,构建创新策源牵引动力体系;中欧班列(成渝)“联名营业”,跑出内陆开放加速度;公园城市从“首提地”到“示范区”,探路生活城市的比较优势……

  目前,作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工程,位于成都东部新区的天府国际机场正在抓紧建设。在天府国际机场T1航站楼内,“太阳神鸟”造型的吊顶已全面展现。“太阳神鸟”造型蕴含着“为经济腾飞插上翅膀”的美好寓意。于成都而言,有两层意义:一方面希望它可以成为“引擎”带动成都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希望它能助力成都成为真正的“枢纽”。

  服务“双循环”:在新发展格局中率先突破

  春节前夕,在成都天府新区兴隆湖东侧,全球首个以独角兽企业孵化和培育为主的产业载体“独角兽岛”启动区项目已完工,将在3月移交运营。去年,成都超算中心建成投运,最高运算速度达到10亿亿次/秒,进入全球前十。

  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全国一盘棋中”的地位更加重要。如今,成都已实现从内陆城市到开放前沿的“转身”。作为西部(成都)科学城“一核四区”中的“一核”,过去3年里,成都科学城共引进重大项目212个、总投资超2400亿元;引聚高新技术企业438家;聚集新经济企业3600余家、年均增速超20%。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