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花10万培养一名学员,值不值?
http://www.CRNTT.com   2021-02-03 11:50:01


  中评社北京2月3日电/据新华社报道,传统的校企合作中,受人才培养定位不准确、培训体系不完善等因素影响,培养出的学生存在不能熟练掌握工作岗位所需技术能力、上岗后也不能很好胜任工作的现象。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职校和企业探索借鉴“双元制”培养路径,让职校生成为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

  临近年末,在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返修工区,汽车返修工张阔依然忙碌,排查问题车辆并进行返修是他的日常工作。毕业1年多,这样的得心应手得益于“双元制”的课程设置,“学的东西工作后都能用得上”。

  他是沈阳职业技术学院中德学院首届63名毕业生之一。

  “双元制”是源于德国的一种职业培训模式,指职业培训要求参加培训的人员必须经过双元教育主体培训:一元是指职业学校,另一元是企业或公共事业单位等校外实训场所。传统的校企合作中,受人才培养定位不准确、培训体系不完善等因素影响,培养出的学生存在不能熟练掌握工作岗位所需技术能力、上岗后也不能很好胜任工作的现象。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高校和企业探索借鉴“双元制”模式培养企业所需人才。

  如今,“双元制”落地现状及成效如何,是否有着更大的推广空间?

  招生、课程、考核,按着企业需求来

  “主要考查学生与未来岗位的匹配度。”张阔想起4年前的选拔考试,仍历历在目。先是上机考察逻辑思维,比如U型管下面放置加热器,管内产生的气泡是如何移动;第二项是体力和灵活度测试;进入第三轮的学生,还要经过团队合作的考察。

  2017年11月,中德学院成立。经过华晨宝马人力资源部二次选拔,包括张阔在内的60名职校生入选“宝马订单班”。通过选拔的学员既是学校学生又是企业学徒,第一年在校学习并进企业熟悉环境,第二年在学校和企业交替教学,第三年顶岗实习,在企业时间超过50%。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