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去年我国粮食市场实现更高层次粮食供需平衡
http://www.CRNTT.com   2021-01-17 11:54:32


 
  政策“组合拳”确保粮市稳定

  受新冠肺炎疫情、洪灾、台风等因素影响,2020年粮价波动频繁,但处于正常波动区间。国家有关部门持续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丰富粮食调控“工具箱”,综合运用轮换吞吐、库存拍卖和增加进口等“组合拳”,确保粮食安全无虞。

  2020年我国粮食生产再获丰收,为保障粮食安全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并特别强调要提高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多部门协同配合,出台有力措施,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为保障粮食市场稳定供应打下坚实基础。据了解,近两个月玉米种子销售明显加快,尤其是东北地区农民种植玉米意愿显着增强。

  我国粮食储备体系不断健全,有效发挥了守底线、稳预期、保安全的关键作用。中央储备粮规模保持稳定,地方储备能够满足产区3个月、销区6个月、产销平衡区4个半月的市场供应量,36个大中城市建立了一定数量的成品粮油储备。国家有关部门加大政策性粮食投放力度,2020年累计竞价销售成交政策性粮食1.2亿吨,比2019年增加7000多万吨,有效保障了市场粮源供应。

  我国加强国际合作,增强全球粮食供应链掌控能力。2020年1月至11月,我国累计进口小麦749万吨,进口大米223万吨,进口玉米及高粱、大麦等替代品2041万吨,保障了国内粮食稳定供应。“总的来说,我们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保障国内市场供应充足和运行平稳。”秦玉云说。

  饭碗一起端、责任一起扛

  产业强、粮食安。在引导“藏粮于库”向“藏粮于市”转型的过程中,国家有关部门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以粮食加工企业为引擎,打造从产区到销区、田间到餐桌的“产购储加销”全产业链粮食产业体系,形成“大粮食”“大产业”“大流通”“大市场”的新发展格局,实现产需有效对接,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从更高层次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