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第24页 第25页 第26页 第27页 第28页 】 
中评青年论坛:香港青年与时代机遇
http://www.CRNTT.com   2021-02-07 00:11:13


 
  第一,正视两地民心隔阂,以“第一家园”促“民心相通”。上文列举了两地之间人流、物流的硬件交通设施非常齐全,不仅如此,近年来香港电讯企业纷纷推出“大湾区套餐”、香港本地银行推出“大湾区开户通”等便利措施,港人的确亲身感受到两地生活愈加便捷,故资金流、信息流也愈加畅通无阻。但为何近年来两地民众心理距离越来越远?不仅是港人对内地的亲近感、认同感更趋冷漠,内地民众对香港的好感度也不断下降?因此,“民心相通”才是“畅通”的根本宗旨。民心相通不是靠简单的“民心工程”,而是靠和风细雨的深耕细作,需要有政治定力和历史耐心,不求眼前或短期的成效。香港与大湾区(或深港)两地合作,不仅只着眼于基础建设、产业政策,更关键在于人居环境。在这里,我提议借鉴福建在两岸交流中台胞“第一家园”的概念,应该把以深圳为首的大湾区九市作为港人“第一家园”。换言之,港人到大湾区要有“家”的感觉、“家”的便利、“家”的认同。

  第二,正视两地协调机制短板,以“双向普惠”促“政策互通”。大半年来疫情造成的“封关”虽然是无奈之举,但藉此暴露出两地在公共政策衔接上出现的巨大短板和不足。简单来说,就以“港人送药”议题为例,我们看到在这其中穿梭、协调、落实的是香港工联会。当然我们高度肯定工联会的热心和担当,但我们也不禁要问,仅仅靠一个工联会怎么能解决那么多因“封关”造成的两地跨境家庭的具体困难?这里面难道不存在公共政策、政府机构的缺位和失职吗?多年来,无论是香港和中央、还是香港与广东省、大湾区九市,都建立了大量行政机构的交流、对接、合作机制,我们并不缺机制平台,缺的是可以整合职能、常态联系、积极解决问题和处理矛盾的机制。说到这里,就要直面两地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化、均等化、便捷化的问题,这又会触及到两地尤其是香港的既得利益格局,留待后面建议部分再议。

  第三,正视两地规划断缆现实,以“非核心功能疏解”促“深港同城化”建设。中央既然已经提出“融合发展”,那么在这个思维框架下,如何发挥“一国两制”优势,下好“深港同城化”这盘棋,就应该纳入议程,也应具有充分正当性。在这一点上,香港要谦卑地做深圳的“学生”。这是因为,只有40年历史的深圳,本身就是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理念和经验,从零开始、科学规划、高标准建设的崭新城市。深圳的功能划分、生态保护、空间布局都是经过周密论证的产物。但反观香港,一方面由于历史、法制和地理条件限制,再加上资本主义利益最大化、成本最小化的要素流动规律,香港的规划不仅存在各种弊病,还在近20年来裹足不前,导致“先天不足、后天畸形”的困局;另一方面香港和深圳的规划从未有机衔接,例如与前海自贸区一海之隔的香港天水围、屯门只不过是以居住功能为主的卫星城,再如河套地区“起了大早赶了晚集”,香港科学园、数码港和深圳光明科学城也毫无规划上的先行对接。

  我认为,深港一体化是历史必然,至于如何推动、如何破题,可以考虑借鉴近年来内地城市治理里面“疏解非核心功能”、治疗“大城市病”的方式。香港应该整理出一份清单,从国家和大湾区的角度梳理出,哪些属于核心功能、哪些属于非核心功能,属于非核心功能的产业可以创造条件、提供政策诱因,与深圳的产业规划相衔接,鼓励深圳或大湾区成为香港非核心功能的疏解目的地、承接地、发展地,进而带动上文提及的公共服务普惠化、均等化、便捷化。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第24页 第25页 第26页 第27页 第28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