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一带一路”:中国从未蓄意“债务陷阱外交”
http://www.CRNTT.com   2020-09-03 11:44:56


今年5月23日,在老挝万象省庚凯村隧道的中老铁路施工现场,中老两国工人协力铺轨通过了第一座隧道。(新华社)
  中评社香港9月3日电/有人认定,“一带一路”倡议试图将北京的影响力扩大到全世界。过度负债可能会成为问题,但幷非一项中国战略的产物。相反,要归咎于债权人和接受国“需要与贪婪”的结合。日本和其他国家应关注这些持久问题,而不是“一带一路”倡议。

  《日本时报》网站9月1日刊发日本多摩大学规则制定策略中心副主任布拉德•格洛瑟曼的文章称,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中国-非洲研究所的研究员德博拉•布劳蒂加姆断言,在数以千计“一带一路”项目中,汉班托塔港是唯一可被称作所谓“债务陷阱外交”的。如果说汉班托塔港是一个“债务陷阱”,那么,幷不是中国设下了这个陷阱。英国皇家国际问题研究所的一篇新研究报告将此归咎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斯里兰卡的紧急财政援助——中国资金“不是用来偿还与港口相关的债务,而是用来偿还利息较高的贷款,通常是欠西方实体的债务”。事实上,几乎所有关于发展中国家债务的研究都认为,发达国家的贷款条件比中国更苛刻。 

  澳大利亚洛伊国际政策研究所去年10月对南太平洋地区的“一带一路”贷款进行研究,得出结论:“有证据表明,中国在太平洋地区幷未蓄意开展‘债务陷阱外交’。” 

  英国皇家国际问题研究所的专家们认为,“中国不能也没有以‘一带一路’的名义单方面发号施令”。相反,“一带一路”项目是通过中国与接受国之间的谈判开展的,“是通过无数碎片化的互动共同创建的”。世界其他国家应该“停止将‘一带一路’倡议视为一个精心策划的宏大战略幷予以应对”。 

  在北京试图解决一项真实需求时夸大危险只会让批评者丧失信誉。“一带一路”倡议回应了发展中国家的真实需求,中国已显示出汲取教训的能力。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