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陈学明:疫情下要做生态问题严重性的吹哨人
http://www.CRNTT.com   2020-08-29 00:19:04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后疫情时代高质量发展”线上论坛直播截图
  中评社北京8月29日电(记者 李娜)8月28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社会系统工程研究中心承办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后疫情时代高质量发展”线上论坛顺利举行。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陈学明就“在疫情下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反思”发表看法,他主要谈了六点认识。

  第一,进一步认识人类面临生态问题的严重性和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首先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似乎主要是为未来的人类考虑的,当今人类面临的生态问题还不至于涉及到生存,现在这个认识应当改变了,实际上当今人类就面临着能否继续生存的问题,我们要做生态问题严重性的“吹哨人”。

  第二,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者反覆阐明的走向社会主义是消除生态危机的最佳选择,只要认真地观察下中国抗疫的整个过程,只在比较一下中国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抗疫的异同,不难看出社会主义制度在抗疫中具有制度优势,实际上,社会主义制度不仅在抗疫中具有制度优势,而且在整个消除生态危机,建设生态文明中也具有制度优势。所以后疫情时代,我们应当更加注意展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有利条件来进行生态文明建设。

  第三,必须切实面对和破解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这一两难境地。在这次疫情中,我们看得清清楚楚,人类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从这一两难境地中走出来,现在真的到了正视这一两难境地,认真的探索这一两难境地的时候了。

  第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紧紧抓住改变人的存在方式这一关键。欧洲中世纪的黑死病直接激发了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这场疫情也会接触或碰撞一种新的文明,引发人们生活方式的重大变革,同时疫情也告诉了我们必须改变原有的生活方式。

  第五,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与进行社会治理维护社会秩序结合在一起。新冠病毒过后,国际秩序体系势必做出一定程度的调整,进行社会治理,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性显明的呈现在人们面前。改变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与改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结合在一起,改变人与自然之间的新的秩序,与必须建立人与人之间的新的秩序结合在一起。环境治理必须予以社会治理为前提。人类最后能不能走出生态危机,实际上取决于人类世界的运行状态。

  第六,必须全面认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人为本”等观念,经济建设并不是目的,而只是手段,不要把中心误认为是目的,经济建设始终为满足人的真实需要而服务。以人为本在一定意义上,只有相对于“以物为本”才是正确和成立的。不能把“以人为本”仅仅理解为满足人的物欲,而是应当满足人的物质、精神、文化、心理等各方面需求。必须反对一味地无限夸大人的力量,一定要降低人活动的强度。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