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打造大湾区海洋休闲特色产业集群
http://www.CRNTT.com   2020-08-04 09:10:05


 
  一是全方位认识、深层次挖掘海洋休闲。

  《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提出,在推进海洋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的海洋社会生态湾区,实现海洋经济湾区、海洋人文湾区、海洋生态湾区的协调发展。全方位认识海洋有多个维度,要通过发展物产海洋、景观海洋、运动海洋及娱乐海洋,达到建设体验海洋、生活海洋、文化海洋、高端海洋的目的。要从休闲的角度出发,对海洋加以开发利用。

  要用文化塑造海洋休闲的灵魂。深层次挖掘粤港澳大湾区海洋文化内涵,大力开发海洋科普旅游、海洋历史文化遗产旅游、海洋军事文化旅游、海洋民俗文化旅游、海洋博物馆旅游、海洋养生旅游等旅游休闲产品,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海洋休闲中,使全社会形成关注海洋、保护海洋、开发海洋的良好氛围。

  二是立体化发展、多元化开发海洋休闲。

  要突破以往传统以洗海澡、吹海风、观海景、吃海鲜为主的普通海洋观光、海滨度假模式,向海空、海面、海底、海岸、海滩、海岛、近海、远洋全方位立体式海洋休闲转化。在继续提升海洋观光、海洋休闲度假的基础上,大力开发休闲渔业、潜水、远洋海钓、海洋体育等参与性强、富有挑战性的高端海洋休闲旅游项目,重点培育邮轮、游艇、滨海疗养等旅游新业态。积极探索新型海洋休闲产品,如海洋实景演出、海洋拓展训练、海岛野营等。通过投放人工鱼礁和增殖放流,发展以休闲、垂钓、潜水和观光为目的的海洋牧场。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海洋休闲产业带。以自然资源、岭南文化为依托,以海岸生活、休闲文化为内涵,以家庭休闲度假与商务会议度假为重点,以现代化的设施与国际化的服务为特色,以旅游+体育、文化、健康、养老等模式,打造多元化、高品质、生态化的滨海旅游度假地。

  借鉴德国帆船节、巴西海神节、中国航海节、中国青岛海洋节等成功经验,培育丰富多彩的粤港澳大湾区海洋节庆品牌。海洋休闲俱乐部是海洋休闲爱好者的主要聚集地,是未来海洋休闲发展的主要载体,可大力发展海钓俱乐部、游艇俱乐部、滑水俱乐部、帆船俱乐部、皮划艇俱乐部等。

  三是深层次合作、协同发展海洋休闲。

  海洋经济作为高度外向型的经济类型,天然具有开放性、全球化的特征。中国提出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就是希望促进海上互联互通和各领域务实合作,推动蓝色经济发展,加快海洋文化交融,共同增进海洋福祉。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海洋经济开放合作的缩影,是我国积极探索参与国际经济交流合作的前沿阵地。可以探索不同体制下的海洋休闲产业合作交流与协同发展、科技创新与制度协调、生态保护与人海和谐,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海洋休闲产业一体化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要坚持陆海统筹,大力发展海洋休闲新业态,发挥“港口群+产业群+城市群”叠加效应,打造大湾区海洋休闲特色产业集群。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周良君(广州体育学院休闲体育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丘庆达(研究生)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