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统筹四个关系 推动新基建行稳致远
http://www.CRNTT.com   2020-07-07 08:08:06


  中评社北京7月7日电/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冲击还在持续,全球经济下行态势更加明显,国际政治经济格局调整重塑加速,各国陆续推出恢复提振经济举措。中国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着重发力,这既是为推动经济稳中求进培育增长点、赋予新动能、增强新动力,也是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积微成着、积厚成器、积蓄力量,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长远之策。在大力推进与实施过程中,应当统筹把握四个方面的相互关系,以确保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统筹把握新基建与传统基建的相互关系

  经济参考报发表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杜国功文章认为,既要看到两者共同属性,也要看到两者不同特点,正确理解新基建的定位、功能与作用,这是推动新基建行稳致远的前提基础。

  科学统筹疫情常态化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国民经济逐步得到恢复。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5月份的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6.3%,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同比下降6.3%,制造业投资下降14.8%,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0.3%,降幅分别比1-4月份收窄5.5、4.0、3.0个百分点。进一步熨平基础设施投资下降影响,促进宏观经济企稳回升,着眼惠民生、调结构、增后劲、促长远,新基建成为增强经济发展动能与化危为机、转危为安的重要抓手,其可行性、必要性和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是新基建与传统基建同属基础设施建设范畴。两者外延范围是一致的,都具有基础设施建设应有的基础性、先行性、外部性与公共性等基本属性,也都具有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难分割等运行特点。新基建推进过程中,首先需要遵循基础设施在可研、立项、建设、融资、运作、管理等方面的一般规律与基本要求,与此同时,要结合新基建不同的类型、特性与内容,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符合实际的运作管理思路、体系与方法。

  二是新基建与传统基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两者之间不是泾渭分明、彼此分割的,而是互为条件、互相促进的。推动新基建快速发展以及新基建助推传统基建,两种方式和路径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新基建需要依靠传统基建提供的环境、物理或条件支撑,传统基建要能够按照新基建的标准、参数、型号、材质、温度、湿度、容量等方面要求搭梁建屋,新基建就是传统基建的“隐蔽工程”;另一方面,新科技革命新变革时代的传统基建,必须借助新基建的智慧赋能、改造升级、焕发生机,不断实现传统基建的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系统化,新基建能够提升传统基建的层次水平。

  三是新基建与传统基建应在不同中协同发展。新基建与传统基建也是有区别的,主要体现在目标、功能与定位三个方面。新基建主要聚焦于战略性、新兴性、创新性、前沿性的目标定位,体现乘数效应、倍增效应、扩散效应、联动效应的基本功能,发挥引领带动、创新驱动、赋能赋智、提升质效的整体作用。在当前与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传统基建通过规模与总量,新基建通过品质与效率,发挥对国民经济的支撑、促进与保障作用。进一步通过传统基建与新基建的紧密协同、有效配合、互为补充,共同推动中国经济长期保持中高速水平、迈向价值链中高端。

  统筹把握顶层设计与阶段任务的相互关系

  文章指出,既要前瞻做好谋篇布局,也要务实做好按图施工,科学管控新基建的目标、节奏与进度,这是推动新基建行稳致远的方向指引。

  适应知识经济、网络经济与数字经济变革需要,新基建被提上日程并不断加以重点推进,这充分体现出党中央对新技术革命的深刻认识与准确把握。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科学研究的新进展,信息技术的高起点,高速光纤的广覆盖,网络用户的大普及,使得中国新基建不断取得显着成效,充分发挥了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发动机”与“加速器”作用。

  一是新基建顶层设计体现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面对新时代、新变局、新挑战、新要求,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做好新基建的顶层设计,既是当务之急,也是发展之要。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的重要机遇期,以及“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期,要把新基建作为国家创新战略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体现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并与专项规划和地方规划有机衔接。通过战略性、全局性和总体性的新基建顶层谋划,明确发展目标,聚焦发展重点,提升现代化水平,保障改善国计民生,服务国家战略需要。

  二是形成上下贯通紧密结合的新基建体系格局。各地方各地区要按照国家新基建的总体规划与要求,充分结合属地自身特色、发展水平、区位优势、产业优势、资源禀赋、地区定位、功能选择等方面,理清发展方向与思路,明确发展重点与举措,合理布局新基建,有序推进新基建。既不能简单复制、照搬照抄、盲目上马,也不能一哄而上、无序建设、重复建设,更不能各自割裂、制造壁垒、互不贯通。要综合考虑技术路线、产业布局、领先水平、迭代速度、互联程度、易用通用等方面,形成一体化、统一化、互补化、特色化的新基建发展体系与格局。

  三是制定规范清晰落地可行的新基建推进方案。顶层设计是开始,上下贯通是核心,落实落地是关键。新基建的“新”,不仅体现在技术新、模式新、思维新,而且还体现在要有与新基建相匹配、相适应、相符合的建设、管理、运营的技术、手段与方法。从此意义上来讲,单靠传统基建的一些固定办法与思路是远远不够的。还应看到新基建不会是一蹴而就的,也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新基建立项前的论证与研究,立项后的组织与建设,建设中的试验与铺开,建成后的应用与运行,运行中的安全、保密、灾备和应急,必须要有全管理流程、全运行环节、全生命周期的设计、考量与管控。要适时加强对新基建的目标、工期、进度、质量、成本、技术等方面的综合测算与评判,既要能够及时预见、发现和管理新基建推进中的问题与难点,也要能够善于在去疑解难中获得推动新基建的支点与通道。

  统筹把握需求推动与供给拉动的相互关系

  文章分析,既要紧紧立足满足需求,也要坚持供给引领带动,努力确保新基建的力度、成效与质量,这是推动新基建行稳致远的关键环节。

  无论是供给创造自己的需求,还是需求能够指引生产的供给,供给与需求的衔接与互动,以及供给与需求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的平衡与协调,既是要求更是挑战。新基建一端要紧紧连着供给、一端要紧紧连着需求,这也说明新基建只有深深地融合嵌入社会经济活动之中,才能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体现应有的价值、产生应有的效果。5G网络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这些领域是短期刺激有效需求和长期增加有效供给的最佳结合点,是构筑未来竞争优势的重点内容。

  一是新基建需要供给侧需求侧两端共同发力。党中央针对当前突出矛盾和风险隐患,把“六保”作为“六稳”工作的着力点。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的“六保”,是直面和克服困难挑战的积极举措,既有需求侧也有供给侧的部署,在为渡过难关赢得时间、创造条件,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基础。新基建从供给侧与需求侧两端同时发力,既具有推动经济的一般意义,更具有推动经济的示范意义,需要贯穿在新基建推进过程的始终。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