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中评编译:美国种族抗议的外溢历史与改革
http://www.CRNTT.com   2020-06-13 00:21:41


  中评社香港6月13日电(记者 杨群益编译)埃默里大学法学院教授玛丽•杜齐亚克在美国“外交事务”网站上撰文,简述了美国种族主义问题对美国对外形象的长期影响,呼吁美国的改革势在必行。以下是正文:

  明尼阿波利斯警察杀害乔治·弗洛伊德的行径,令美国陷于尴尬的聚光灯下,几乎世界各地的人们都走上街头谴责美国的种族主义。在米兰,抗议者用各自的双手扼住脖子,坐在写有“我无法呼吸”字样的标语前,而这是弗洛伊德临死前说的话。澳大利亚人则用蜡烛拼出了这句话。在都柏林,人群举拳高呼:“没有正义,就没有和平。”叙利亚人在伊德利卜的战争瓦砾中绘制了弗洛伊德的壁画。加纳总统阿库福·阿多说,全世界的黑人对弗洛伊德的被害感到“震惊和沮丧”。

  世界多地的抗议者将矛头转向自己国家。在新西兰,当地土著强调他们经常成为种族歧视的受害者。在比利时,抗议者纵火焚烧了国王利奥波德二世的雕像。而当明尼阿波利斯警察用“非致命性”武器射击外国记者时,抗议者的怒火就不再局限于种族不公正的问题了,甚至一些外国政府都批评美国政府对新闻自由的破坏。

  记者金·泽特(Kim Zetter)写道,最近几周,黑人权利运动产生了全球影响,“就像柏林墙倒塌一样具有里程碑意义”。但其实这并不是新现象:在美国民权运动期间,声援美国种族抗议的全球示威就已经很普遍了。如今的美国领导人,需要像他们的前辈一样,观察全球对美国的看法,以及这场危机会对美国对外关系造成的影响,他们非常担忧抗议活动和警察采取的措施,加之新冠疫情在美国的爆发和经济低迷,有可能摧毁美国的国际实力。正如理查德·哈斯(Richard Haass)上周在“外交事务”网站撰文所称,“美国的动荡暴露在世界面前,引发了人们对美国实力的怀疑。”这一信息呼应了民权运动时代以降美国外交官们的担忧:美国的国家理想一旦名不副实,那么美国的世界影响力就会大为削弱。

  在民权运动期间,这种担忧成就了改革动力,包括美国1964年制定的《民权法案》。但该法案还是流于表面,而不是解决更深层次的不平等结构问题,最终改革有限。种族歧视依然是美国社会的一大特征,不仅侵害着美国国内的权利平等,而且当美国在国外推销民主和人权时,会得到“虚伪双标”的指责,美国却无力还击。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