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新能源车“换电模式”站上风口
http://www.CRNTT.com   2020-06-08 16:57:44


 

  挖掘价值空间

  申万宏源行业分析师宋亭亭认为,随着商业环境的改善,在政策鼓励和技术突破的双重推动下,换电技术路线的优势逐渐凸显。换电技术路线具备车电分离后售价降低、二手车残值价值提高的优势;同时具备小功率慢充延长电池使用寿命和利用波谷电能减少电网负担的优势;此外,换电模式所衍生出的退役动力电池的梯次利用具有巨大的价值挖掘空间。

  根据申万宏源测算,从整车厂、用户和运营企业三方面来看,换电模式均有望带来盈利。“当换电价格下降到0.2元/公里后,换电站将出现盈利困难的局面,而换电价格维持在0.24元/公里以上,日均进站在100辆以上可实现30%以上毛利。考虑到换电站的辐射半径,以及北京地区的电动出租车潜在保有量规模,换电模式在to B市场具有相当强的生命力。”

  连庆锋表示:“目前国内的换电价格在1-2元/kWh,与快充基本相当。但对用户而言可以节省充电时间,且不会影响电池寿命。下一步,换电价格可以降到1元/kWh以下,有助于开拓to C市场。通过换电技术的升级,电池梯次利用的价值挖掘,以及作为分布式储能参与电网的削峰填谷,再加上锂电池成本的大规模下降,各方面的规模经济效应已经显现。”

  多年来,换电模式一直存在争议,除了经济性方面的原因,还有安全性、标准化等方面的顾虑。

  连庆锋告诉记者,标准问题需要国家层面牵头。“标准统一是共识。比如,北汽新能源建成的换电站,不是单纯服务自己品牌的车。我们先做内部标准,未来尽可能与其他车企达成共识。”

  目前,我国在换电模式相关的术语、规划设计、建设施工验收、快换电池箱、电池系统接口、换电站、运行服务网络、运行管理、服务管理、换电车辆安全性及评价方法等方面,已制定发布国家标准26项,行业标准18项。未来将围绕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的价值重构与创造,链接整车制造、能源管理、智慧出行、智慧城市等领域,构建物联化、智能化、共享化的跨专业、跨领域的生态圈。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