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马陆亭:重新定位现代职业教育
http://www.CRNTT.com   2020-04-29 10:43:36


 
  其一,与高等教育高度交叉。通识性与专业性本就是高等教育争论不休的理念,现在又加进职业性。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作为学生通向社会的教育阶段与工作阶段的联结接口,以前其内容、模式、层次相对分明,而现在却大范围地交织在一起,比如高职、应用本科、专业学位到底属于什么性质的教育?需要理论介入把道理说清楚。

  其二,对基础教育要求增强。过去,职业教育作为一种以身体技术技能熟练为基础的习惯性反应获得,学会后就不用再过多费脑思考,但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操作更加复杂,学习过程不仅是身体的训练,更是脑力的训练。现代技术遵循科学原理,不知原理,技术很难进步,同时技术又是习得的,需要真实环境训练,因此理论教学和实践培训成为职业教育基本的育人方式。既需要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更需要根据情况适当延长学习年限,现代职业教育与传统有了很大的不同。

  其三,形成校内学徒制教学模式。企业是追求利润的经济组织,而社会人才市场又是开放的,企业一般不再愿意主动去承担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责任,而且教育规模庞大,企业就是有意愿也承接不了全部。因此,学校需要建立和发展自己的实训基地,通过自建、政府帮建、企业共建、社会参建等形式,完成规模化的学生实践教学任务。学校仅靠“双师型”教师无法承担这些任务,需要一批来自企业的全职或兼职教师。学校内部开展的学徒制,主要着眼于共性基础或特色教学,许多生产一线的内容还是尽量与企业合作,这就需要政府搭台,构建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的共同体。学徒制模式在学校、企业的大规模双场景开展,是今后职业教育的常态,也就是现代学徒制。

  其四,贯穿于终身学习之中。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使得职业处于不断变化中。一个人从小就应该结合自己的个性特征接受一定的职业倾向、职业意识教育和一般性社会技能教育,在高等教育中除提高专业能力外也要注重培养相关的工作通用技能,在工作后更是要结合岗位需求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成长性工作技能。由此可看出,职业教育和技术技能学习已经突破了原来狭隘的概念,将伴随人的一生。

  职业教育的变与不变

  职业教育发展到今天,始终不变的是,需要通过练习以形成条件反射式的熟练,需要在真实的环境下或在企业中进行练习。而需要改变的是,职业教育需要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或科学原理支撑,需要应对技术技能的迅速变迁而不断学习,需要从面向部分人转为面向人人。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