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张海:认清西方媒体两套叙事框架
http://www.CRNTT.com   2020-04-11 11:15:53


  中评社北京4月11日电/环球时报11日评论,1986年发生的切尔诺贝利事件被苏联最后一位领导人戈尔巴乔夫认为“可能是苏联解体的真正原因”,对人类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对切尔诺贝利的报道中,西方媒体占据了比较大的分量。然而,多加留意就会发现,它们对切尔诺贝利事件的报道,套路很深。就是到现在,在有关类似重大危机事件的报道中,西方媒体这样的叙述框架依然可见。

  它们在阐述客观事实的时候,会有意丢掉一些细节,大量使用微观叙事、多元叙事和碎片叙事的手法。具体实操思路包括,将没能救到人的责任归咎于政府,攻击一切乐观主义,无限放大微观悲剧, 解构英雄主义,割裂英雄与政府,着力塑造“反抗者悲剧”。

  笔者选择西方一些主流媒体的报道进行了观察。远的不说,去年7月BBC一篇关于切尔诺贝利的长篇报道中就基本涵盖了上述的大部分思路。在微观叙事上,该报道先盖棺定论,“切尔诺贝利灾难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人为灾难”;然后反覆强调,“我们能知道切尔诺贝利真正的死亡人数吗?”“当时被苏联秘密掩盖的核事故造成的死亡和疾病的真实数字,现在才变得清楚。”报道还提到,“截至2018年1月,乌克兰残疾人的数量迅速增加,从1995年的40106人增加到2018年的107115人。”它在暗示这要归因于切尔诺贝利灾难。在描述灾难中的英雄事迹时,报道说,“三名工程师在爆炸发生后的几天内自愿从燃烧的反应堆下面的水箱中排出数百万加仑的水。”强调其“自愿”,就是在暗示这与政府无关。另外,该报道使用的6幅配图中,两幅采用逝者的黑白照片和葬礼、祭奠等悲剧场景进行渲染。讽刺的是,不渲染、不煽情、中立而客观的报道通常才是BBC在灾难报道时的惯例,这一点明确写在BBC的报道守则里。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