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李贵苍:比肩世界级文豪 西方兴起鲁迅热
http://www.CRNTT.com   2020-01-24 16:03:36


 我国文学和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与但丁创作《神曲》时弃用拉丁语而改用意大利语有异曲同工之妙。拉丁语与意大利语的关系近似我们的文言文和白话文的关系,但丁使用当时被称为通俗拉丁语(Latino Volgare)的现代意大利语,写下他不朽的《神曲》,影响深远。同理,鲁迅的白话文创作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巅峰之作,从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奠定了我国现代文学的基础和走向,影响无人可及。
  尽管英语世界鲁迅研究专家对于一些具体的文学和文化问题有不同的理解和观点,但对鲁迅的整体评价却毫无二致,无一人使用否定之语。用《鲁迅正传》的作者卜立德(David Pollard)教授的话说,那是因为人们敬仰“鲁迅不仅是位大文豪和卓越的学者,而且还是个天才”。当然,更在于鲁迅对于中国文学文化发展的持续而巨大的影响力。
  为什么在最近的十几年间,英语世界好像突然发现了鲁迅似的,学者们何以如此兴趣盎然,孜孜研究鲁迅呢?为什么对鲁迅的重新认识会从一位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的定论到了与世界文豪平起平坐的高度?为什么中国的鲁迅,突然成了世界的鲁迅?对鲁迅如此评价的依据是什么?是否充分?

  对鲁迅做出如此的整体评价是西方文学研究范式变化的必然,有其内在的逻辑。西方20世纪文学批评的发展轨迹,是从以作者为主的研究不断向文本研究和读者研究的转变过程。从俄国形式主义到英美的新批评,乃至稍后的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批评,基本都是立足于文学本体论研究,不但将文学研究限制于文本之中,试图发现所谓的审美意义上的文学性,而且将文学与文化、社会、历史、种族、自然等等所谓的文学的外在因素隔离,重点研究文学的表意书写方式,如叙事、节奏、反讽、张力等等。但是,文学本体论研究因其固有的保守性,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必然会被超越和扬弃。

  新历史主义和文化研究的兴起是文学批评发展的必然。也正是得益于文学研究新的理论和范式的确立,英语世界的学者才得以重新阅读鲁迅,阐释鲁迅,认识鲁迅,进而以世界文学为语境,评价鲁迅。由于文化研究将“文化”作为一个文学分析的语境,结合社会学、历史学、种族学、人类学、政治学、心理学等学科理论,分析鲁迅的作品,这就必然会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