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亚洲经济一体化是中国的“护城河”
http://www.CRNTT.com   2019-12-29 08:35:21


 
  亚洲经济内循环已经形成

  文章指出,亚洲经济内循环已经形成,而且中国在其中有重要影响。中国在全球贸易网络中已变得越来越重要,同时,亚洲内部各地区之间、特别是中国跟亚洲其他地区经贸联系更加紧密。而亚洲经济一体化,相当于构建了中国经济的“护城河”。

  第一,工厂外部依存度方面,亚洲内部之间这一指标高达0.58。这里看的是工厂进口零部件的地区分布占比,用的是博鳌亚洲论坛亚洲经济一体化进程2019年度报告中的数据,分析经济体之间的零部件贸易份额,选取SITC第6、第7、第8部门中主要的22种零部件产品。研究发现,中国内地在亚洲其他地区的工厂外部依存度中份额都较高,比如在日本、韩国可以高达0.3以上,在越南、印尼也有0.25~0.26。

  同时,亚洲地区整体上的工厂外部依存度,对亚洲内部可以到0.58,像泰国、印尼等对亚洲内部的依存度甚至到了0.7以上。工厂外部依存度数据指向亚洲经济的一体化进程。

  第二,中国在亚洲各经济体出口增加值海外依存度中占有重要地位。制造业出口商品的增加值,一部分来自本经济体,另一部分来自其他经济体,通过进口的方式传导到出口增加值上。博鳌亚洲论坛亚洲经济一体化进程2019年度报告中,使用亚洲开发银行WIOD数据库以及出口增加值分解模型,分析经济体制造业出口中增加值的来源,给出了出口海外增加值依存度的数据。

  可以看到,亚洲各经济体的制造业出口国外增加值比率大体处于10%~30%区间(新加坡、中国香港比较特殊),而且来自亚洲内部的部分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国外增加值中,中国在亚洲内部经济体中的排序几乎都位列第一位,显示出中国在亚洲经济的内循环中发挥了重要影响。

  第三,中国资本逐步加大在东盟的投资力度,影响力正接近发达经济体。从东盟FDI(国外直接投资)的来源情况来看,2015年以来中国明显加大了对东盟的投资力度。中国在2015~2018年东盟FDI中占比9.1%,已经接近日本(10.4%)以及欧盟(9.6%)在东盟的投资力度。而美国曾经是东盟最大资金来源方,但最近几年中国在快速追赶。

  第四,经济上关系的加强延伸到了政治外交上,更多亚洲国家在外交上倾向于加强同中国的联系。今年以来,在中美贸易摩擦的背景下,亚洲多国领导人仍明确表示了跟中国的友好关系,比如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日本等多国领导人在不同场合都有表态,这保证了中国周边环境的稳定。

  做好自己的事是改革和开放

  文章认为,亚洲经济一体化的形成和深化,类似于上世纪80年代的欧洲之于德国,对于中国经济相当于是“护城河”,可以有效减弱贸易摩擦对中国的冲击。

  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经贸一体化是一方面,同时,中国也在金融、资本市场方面加大开放、推进改革,全方位加深同全球的联系,诸如金融开放11条、全面取消QFII和RQFII额度限制、全面取消在华外资金融机构业务范围限制等。

  资本市场制度改革方面,从上市公司和资金两端推动资本市场建设。资金端主要在于引入“长钱”,包括养老金体系的完善以及加快开放引入外资。上市公司方面,主要在于上市交易股票制度的改革,包括科创板的推出和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进一步提高二级市场的定价能力,更有效的定价体系才能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金融方面,主要是加强同全球的沟通,这同样有助于巩固中国经济的“护城河”。

  “做好自己的事”,就是改革和开放。贸易摩擦这个外部冲击带来的更多是中长期的变化。

  从中长期来看,中国受到冲击更重要的原因是内部的问题,也就是老的增长模式难以为继,弊端逐渐显露出来:杠杆率偏高、市场化程度不够等。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这一困境,还是需要中国加快改革和开放,来更好解决内部问题,进而改善外部环境。政府所强调的“做好自己的事”,其实就是改革和开放。2019年8月以来,政府明显加大了改革和开放的力度,比如设立上海自贸区临港片区、建设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LPR改革等,力图通过释放改革红利和开放红利,构建高质量发展体系,进而更好地应对外部环境的冲击。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