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http://www.CRNTT.com   2019-12-17 08:07:18


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和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决定的。
  中评社北京12月17日电/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对“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系统安排,阐明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明确了坚持和巩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基本内容,提出了不断完善和发展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和战略谋划,顺应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待,彰显了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重要意义。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坚决落实好这一战略部署。

  一、牢牢把握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总体要求

  经济日报发表中央改革办常务副主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穆虹文章表示,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和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决定的。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加快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用最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确立了包括绿色在内的新发展理念,提出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和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中的一位,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其中一条基本方略,在新发展理念中绿色发展是其中一大理念,在三大攻坚战中污染防治是其中一大攻坚战。这些重要部署和要求充分体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体现了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把握,体现了生态文明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地位。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全面贯彻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明确了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总体要求。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重要的发展理念,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取向。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生态环境的支撑作用越来越明显。要正确处理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的关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坚持绿色发展。这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基础,也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原则。中国的发展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从技术、经济、法治、教育等方面综合施策,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推动实现绿色转型,降低资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防止生态破坏。

  加快污染防治。围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体系,完善污染防治区域联动机制和陆海统筹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明确环境治理中各主体的责任义务,政府履行主导职责,企业承担主体责任,社会组织和公众发挥参与和监督作用。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这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长远大计。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加强对重要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永续利用,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加强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生态保护和系统治理,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加快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石漠化综合治理,保护生物多样性。

  构建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科学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性、完整性及其内在规律,按照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思路,构建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环境污染治理、生态保护修复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二、坚持和巩固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取得的重大制度成果

  文章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进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相继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制定了40多项涉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改革方案,修订环境保护法,从总体目标、主要原则、重点任务、制度保障等方面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全面系统部署。

  中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形成,已经建立起生态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生态文明体制中源头严防、过程严管、损害赔偿、后果严惩等基础性制度框架初步建立。

  重大基础性改革迈出重要步伐。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积极推进,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日益加强,制定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办法,推进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开展空间规划“多规合一”、国家公园体制等试点,推动划定并落实生态保护红线,建立起覆盖全国的主体功能区制度。

  环境治理体系改革纵深推进。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建立,如利剑出鞘,一改以往环保督察“稻草人”形象。对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实行垂直管理,全面实行河长制、湖长制及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生态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管理、排污许可、禁止洋垃圾入境等环境治理措施加快推进,开展按流域设置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机构试点,增强流域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合力,实现流域环境保护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防治、统一监测、统一执法。提高污染排放标准,强化排污者责任,健全环保信用评价、信息强制性披露、严惩重罚等制度。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

  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不断强化。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持续推进,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试点。环境保护税、绿色金融、碳排放交易等环保经济政策制定和实施。

  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基本建立。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实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离任审计,严格执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推行生态环境保护公益诉讼。

  生态环境管理体制改革获重大突破。组建自然资源部,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组建生态环境部,统一行使生态和城乡各类污染排放监管和行政执法职责。先后修订了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税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制定出台核安全法等法律,法律制度不断完善、更加严密。

  这一系列制度建设,涵盖了生态文明从源头、过程到后果的全过程,包括环境治理、空间管制、资源节约等多个方面,具有很强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和操作性,推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这些制度成果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需要继续坚持、不断巩固、持续深化。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