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黄河生态治理进入重要关头,仍存四大短板
http://www.CRNTT.com   2019-10-29 15:39:39


(图源:新华网)
 
  经过几十年的运行,许多坝体工程因年久失修、设施老化,存在不同程度的毁损,部分淤地坝已丧失继续拦泥和防洪的能力,甚至还存在安全隐患。如临汾市已建成大中型淤地坝531座,其中有400余座大中型病险淤地坝需要除险加固。各类病险淤地坝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发生溃坝的潜在风险加大,迫切需要除险加固。同时,需要新建淤地坝的支沟还不少,仅临汾市可供建设大中型淤地坝有150余处。

  三是巩固退耕还林还草成果压力大。退耕还林还草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重大决策,也是完善强农惠农政策的重要举措。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对提高林草植被覆盖率、减轻水土流失、减少入黄泥沙,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发挥了重要作用。

  由于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区域多为生态脆弱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退耕农户的生计来源有限,对来自土地收益和国家退耕补助的依赖性很强。受降水量少等自然条件影响,退耕后的林木生长缓慢,多数退耕林地到补助期满也难以获得经济收益。特别是占80%以上的生态林只具有生态价值,不具有经济价值。

  从2015年开始,退耕还林农户享有的第二轮补助陆续到期;在第二轮补助结束后,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难以覆盖到所有退耕农户。如果没有后续政策支持,农户保护退耕还林成果的热情随之减小,少数生态保护意识淡薄的农户可能在生计和利益的双重驱动下,毁林复耕,造成新的水土流失。

  四是黄河滩区开发与保护矛盾突出。黄河滩区是指黄河大堤与河道之间广阔的滩地区域,具有拦蓄洪水、削减洪峰、沉积泥沙的功能。黄河出龙门后,河道骤然变宽,河床由100米的峡谷展宽为4公里以上,最宽处达18公里之多。过潼关后又收缩为850米。区间分布有大量黄河滩地,其中汾河、渭河入黄口滩地达20万亩。黄河滩地由黄河水携带泥沙淤积而成,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既是主要排沙放淤沉积区,又是水生物集聚地,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具备生产各类农产品的优良条件。当前,滩区保护与开发的矛盾突出。
  水土流失治理是重中之重

  治理黄河中游流域水土流失是黄河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扭转黄河生态面貌的重要举措。国家发改委等四部委联合发布的《黄土高原地区综合治理规划大纲(2010—2030年)》明确提出,“针对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特点,水土保持及土地整治工程建设坚持把多沙粗沙区作为重点,把粗泥沙集中来源区作为重中之重,按照因害设防的原则布设。”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