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推动东北地区国企改革 不妨设立国企改革试验区
http://www.CRNTT.com   2019-07-09 08:44:43


东北地区国企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和攻坚阶段
  中评社北京7月9日电/在新一轮东北振兴过程中,应重点关注国有企业改革。

  经济参考报发表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银温泉文章表示,目前,东北地区国企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和攻坚阶段,有必要在东北地区设立国企改革试验区,允许地方大胆探索,中央给予配套政策支持。国企改革试验区的建立有助于推动东北地区国有企业改革,使国企以改革推动转型、探索混合所有制改革方向和关键环节、强化公司治理机制改革、解决企业历史负担,同时合理界定政府在国有资本管理中的定位。建立国企改革试验区既要小心谨慎,又要大胆突破;既要加快推进,又要循序渐进;既要加强顶层设计,又要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此外,还要重点把握三个关键问题,即必须充分认识改革的根本在于解放思想、必须加强党对深化国企改革的领导、必须紧紧围绕国有经济战略性布局。

  东北经济中国企比重不容忽视

  文章称,近年来,东北振兴受到普遍关注。在东北经济中,国有企业占据重要的战略地位,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有助于加快东北振兴步伐。2016年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明确把进一步推进国资国企改革,作为新一轮振兴东北的战略重点。

  时至今日,虽然历经多次改革,东北经济中国企比重仍然很大。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国有资产在工业企业中的占比分别达45.8%、54.1%和64.7%,远高于福建、广东等东南沿海省份。重点装备制造业企业大多是国有绝对控股。

  鉴于国企在东北地区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国企自身的种种问题,在新一轮东北振兴过程中,必须突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国企改革放到更加突出的地位。东北国企问题不解决,活力不增强,东北经济就很难实现振兴。目前,东北地区国企分量之所以还那么重,固然有历史原因,还有一些现实问题如负担重等,但更重要的是思想和认识问题。

  改革已进入“深水区”,要啃“硬骨头”,深化国企改革必须破除利益和思想的樊篱。振兴东北,必须改革国企,让国企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充分发挥积极作用。因此,建议在东北地区设立国企改革试验区,以混合所有制改革为突破口,以公司治理机制为重点,重塑市场主体,激发国企活力和创造力。

  国企改革试验区有助于深化国企改革

  文章分析,东北地区建立国企改革试验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主要目的在于提升企业活力和经营效率,打造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高效率的市场主体,培育发展新动能。

  第一,有助于国企以改革推动转型。

  东北地区有两个显着特点,一是老工业基地的特点突出,二是资源型地区的特点鲜明。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选择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工业化发展道路,优先在东北发展。“一五”时期,全国156项重点工程中,安排在东北的就有56项。以这些重点工程为核心,扩建和改建了原有的一批重工业企业,兴建了一批以重型机械为主的大型机械制造企业。因此,东北地区形成了完备的工业体系,成为我国最早、最大的重工业基地。东北地区资源总量大、种类多、质量好。如,石油储量占全国1/2,铁矿石储量占全国1/4,油页岩储量占全国近70%,森林蓄积量占全国1/3,大兴安岭地区有色金属等资源储量也非常丰富。由此形成的资源型地区也很多,如鸡西、鹤岗、双鸭山、七台河、阜新、大庆等。东北经济既体现老工业基地的特点,也体现资源型地区的特点。只有通过国企改革试验区的建立,打破国有企业原有的僵化体制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换发展动能,才能推动产业结构转变,进而推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第二,有助于探索混合所有制的改革方向和关键环节。

  产权改革是国企改革的突破口,混合所有制是国企改革的方向。建立国企改革试验区,有助于加大国企改革步伐。在国企改革试验区内,由于有更为优惠的政策,可切实有效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解决国有独资、“一股独大”问题。使混合所有制改革不再是形式上对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而是让民营资本、社会资本进入国有企业,推动大型国企实现整体上市,推进企业管理层和员工持股制度,改变企业产权结构,推动企业打造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激发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使企业转变经营机制。对不具备条件上市的国企,也要积极引入民间战略投资者,促进国有资本与民营资本联合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在东北地区国企改革试验区的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中,以激发企业活力、提高盈利能力为目标,积极探索多种经营形式,并从财务监督等方面加强对国企的考核监管。对在公共事业领域需要保持国有控股的企业,也要在其运营过程中贯彻商业原则,明晰企业责任,强化财务独立。推动部分国有股权划转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机构持有,通过基金委托管理,提高公司治理质量,推动企业提高效益,增强活力。同时,借以部分解决养老金不足问题。在知识资本依赖性强的企业和中小企业,积极推进管理层和员工持股制度。

  第三,有助于强化公司治理机制改革。

  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公司治理机制。在国企改革试验区,国有企业要严格按照公司法要求,构造有效运作、权责规范的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层和监事会,实现企业决策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提高外部董事比例,强化独立董事、外部董事的作用,试点外部董事担任董事长,强化中小股东的利益保护。对于国有股独大的格局,可采取部分股权转变为优先股的方式,防止“一股独大”带来的种种弊端。保护所有股东的利益,在经理层享有董事会授权、做出经营决策的同时,通过强化决策民主,发挥党委会、监事会监督作用。

  在东北国企改革试验区,可深化以企业人事、劳动、分配三项制度改革为重点的企业内部改革,形成职工能进能出、管理人员能上能下、收入能增能减的机制。可深化国企领导人员管理体制改革,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通过强化政治忠诚、事业忠诚,按照市场规律,深入推动国有企业去行政化步伐,建立健全职业经理人制度,建立职业经理人市场,构建长短期结合、多种报酬方式或补偿方式融合的激励机制。推进国有企业管理人才市场化改革,引入竞争上岗机制,建立有进有出、能上能下的人员流动和配置机制。

  第四,有助于切实解决历史负担问题。

  改革需要环境,东北地区国企历史悠久,历史负担重、冗员多。虽然国家从2003年启动东北振兴战略之初就在解决企业办社会、厂办大集体、独立工矿区、棚户区改造、“拨改贷”等问题,但第一个十年振兴期间很多企业没有很好地规划发展战略,盲目扩张规模,产能严重过剩,债务负担尤为沉重。加之相关配套改革跟不上,特别是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历史欠账太多,致使一些历史遗留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是东北地区转型发展必须攻克的一道难关,解决这些问题,固然需要政府支持,如去产能过程中人员安置需要财政适当倾斜,但同时更需构建改革成本分担机制,由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职工共同分担改革成本。如,让社会资本参与国企改制、金融行业债务展期,在有的行业和企业开展融资租赁等。但必须明确的是,问题解决是有决定性前提的,那就是推动制度变革,推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问题的解决变成一次性的,不再循环往复出现。

  东北地区国企改革试验区的建立,使政府的支持也不再是单纯给钱、给物,更为根本的是要深化养老、医疗、教育等社会领域配套改革,特别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解除企业职工的后顾之忧,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提供制度保障。很多企业自身难以解决负担问题,主要是由于社会配套改革跟不上,本该由社会承担的职能,却留给了企业。深化社会领域改革,才是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根本途径。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