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储蓄率下降不等于居民“囊中羞涩”
http://www.CRNTT.com   2019-07-08 08:22:44


  中评社北京7月8日电/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统计数据,2017年中国储蓄率为47%,与2008年的51.8%相比,下降了4.8个百分点。其中,居民储蓄率比2008年累计下降了1.1个百分点。  对此,有观点认为,中国储蓄率出现了断崖式下降。并由此认为,居民已经是“囊中羞涩”。

  和讯网发表财经评论人谭浩俊文章表示,与历史峰值相比,中国的储蓄率确实出现了一些下降。但是,用断崖式下降,还是有点过了,更没有出现居民“囊中羞涩”的问题。

  储蓄是聚集经济建设资金、稳定市场物价,、节货币流通、引导消费、促进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储蓄率高,说明可调控的资金余地大,能够调度和使用的资金足。反之,则说明资金的可调控性小,运作余地窄。因此,各国都比较重视储蓄工作,也注重储蓄率的提高。

  中国作为储蓄条件较好、储蓄率较高的国家,储蓄率一直居于全球较高水平。尤其是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前,居民储蓄率一度超过了50%,达到51.8%。因此,在应对金融危机中,储蓄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文章分析,那么,储蓄率下降是否意味着居民口袋中钱减少了呢?是否意味着其他存款都在急剧下降呢?有一定关系,但不是绝对的。从居民储蓄来看,近年来,储蓄率下降,一方面,与房产对居民储蓄的挤压有关。由于房价的持续上涨,导致居民购房的支出增多,继而影响了居民的储蓄,带来居民储蓄率下降;另一方面,说明居民的消费观念在发生着积极变化,过去那种只存钱、不花钱的观念,已经得到了较大转变。尤其是年轻一代,消费的欲望明显高于他们的父辈,甚至一代强于一代。在这样的情况下,自然会出现储蓄存款减少、储蓄率下降现象。  

  就其他存款来说,如政府存款,也出现了一定幅度减少。原因就在于,近年来,中央明确要求,提高政府资金的使用效率,不允许地方和部门再把资金趴在账上,而必须快速使用。尤其在减税力度加大的情况下,更要求政府部门能够把结余的资金拿出来,弥补公共经费、公用经费的不足,以便于更好地发挥财政对经济的促进作用,稳定经济增长,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又如企业储蓄,除了企业效益下降对企业储蓄产生一定影响之外,去杠杆政策下要求企业降低负债率,也迫使企业将一部分储蓄偿还了银行贷款。不然,企业负债率也不会出现下降。所以,其他储蓄的下降,也是有一定客观原因的。

  纵然如此,中国的储蓄率仍然是世界上最高的国家。根据 OECD 统计,2016 年居民储蓄率最高的三个国家分别为瑞士、瑞典和墨西哥,其比例分别为 18.79%、16.02%、15.45%,英国居民储蓄率最低,仅为 1.62%。而 2016 年中国居民储蓄率高达 36.1%,是瑞士居民储蓄率的约 2 倍、英国居民储蓄率的约 22 倍。从国民储蓄率来看,按照IMF 的统计,2017 年中国国民储蓄率为 47.0%,远高于世界平均储蓄率的 26.5%,其中美国和英国的储蓄率分别为 18.1%和 13.0%,都远低于中国。不仅如此,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储蓄下滑后,从今年一季度起,储蓄开始反弹。数据显示,2019年一季度,居民部门新增存款规模创下近几年来新高。一季度住户存款余额为‪77.6654万亿元,同比增速为13.1%。这样的高储蓄率和储蓄增长率,又怎能说中国居民“囊中羞涩”呢?又怎么认为中国储蓄率出现断崖式下跌呢?

  恰恰是,面对过高的储蓄率,说明居民对如何消费仍然没有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比较大,不敢放开消费。因此,储蓄没有能够最大效率地发挥对消费的促进作用。如果消费的动力更旺盛一点,对发挥储蓄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会更好,效率也更高。

  文章指出,当然,面对已经出现的储蓄经下降问题,也要正确看待、理性分析。特别是居民消费群体中的年轻人,存在着一些超前消费现象。有的年轻人通过贷款等方式满足高消费,已经留下了一些风险隐患。同时,房价的持续走高,也对居民的正常消费带来了不小的影响,且推动了居民负债的增多。也就是说,居民储蓄的绝对值可能比相对值更不乐观一些。如果把居民储蓄扣除居民负债,绝对储蓄率会更低,需要引起重视。更为重要的是,社会保障制度滞后,可能也是导致舆论和公众对居民储蓄率下降表示担忧的主要原因之一。  从总体上讲,中国的居民储蓄出现下滑是事实,但是,决不是有的人眼里的断崖式下降,也不是所谓的居民“囊中羞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储蓄率必须出现下降,消费必须增强。只是,要预防过度消费和超前消费。同时,要加大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力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让居民敢消费、能消费、想消费。一旦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增强了,对居民储蓄也是有促进作用的。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