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对大陆台商影响的分析与调研
http://www.CRNTT.com   2019-07-17 00:11:48


 
  (一)对全球产业链及中美双方的影响

  全球产业链将加速重构,但并非完全如美国政府预期发展。近几十年的经济全球化形成了复杂多样的全球产业链,并进而使国际分工体系不断演化出新的方式。国际分工由传统的产业间分工转变为产业内分工,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布局产业链、配置生产要素,各生产环节被最大限度地细分,产品的价值创造来自处于生产链条上不同环节的国家地区。以半导体产业链的微笑曲线为例,中国企业处于中游,而美国企业位于上游、下游。中美在全球产业链上原本更多处于互补的状态,而非同位竞争。

  美国发动对中国的产业打击及贸易摩擦后,由于某些中国加工制造企业受到美国上游断供制裁,以及中国输美下游产品需要承担惩罚性高关税,“美国设计-中国加工制造-美国销售”模式产业链受到显着影响,甚至最终市场在中国的“美国设计-异地加工制造-中国销售”模式产业链也会受到一定影响。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的逻辑推导结果,理论上美国有可能通过对中国企业限制上游核心产品供给和收缩下游市场销售,将中国企业挤出以美国为主导的全球产业链,特别是其中的高技术附加值环节,改变亚太地区原有的“雁行模式”经济发展区域分工。

  然而,即使不考虑中国对美国经济遏制的反击措施,由于中国企业有庞大内需市场、先进实用技术和强大制造能力做支撑,同款产品在国际市场上较之美国生产往往更具竞争力,且企业可以将最后的产品组装环节转移至东南亚或墨西哥,利用中国-东盟自贸区或北美自贸区的零关税规则,一定程度上避开美国对华加征关税。因此全球产业链的改变不一定能够有效打击中国的全球经济地位,相反,特朗普发动对华贸易摩擦,迫使更多企业将投资转向中国周边,客观上加强了中国与周边国家地区的产业联系,“实际上进一步加强了亚洲经济整合,中国虽因外商外迁损失外资与工作机会,却强化了其亚洲经济整合龙头的宝座。”⑦

  如果再考虑到中国对美国反制措施,例如,中国政府针对美国对中国企业出台限制性实体清单,商务部与发改委分别宣布建立“不可靠实体清单制度”和“国家技术安全管理清单制度”,以及汇率、税收、技术、投资等备用政策,使美国政府为围堵和遏制中国经济的国际布局难以奏效。同时,美国企业和美国经济也将不可避免地受到负面影响,这一效应已经开始显现。美国“资讯科技产业协会”2018年11月的报告认为,美中贸易战使供应链成本上升,伤害美国经济。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论文显示,美国政府发动的加征关税造成美国消费者和生产商每年需增加688亿美元成本。美国商务谘询机构“全球交易伙伴关系”的研究报告显示,对价值25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征收25%的关税,以及对进口钢和铝产品加征关税,将导致美国每年减少93.4万个就业岗位。长期来看,美国政府通过政策干预硬要把市场自然形成的国外生产制造环节拉到国内,必然增加跨国企业成本、损害消费者权益,造成国内整体经济生产效率降低和社会福利下降。

  (二)对两岸经济关系的影响

  两岸经济关系是全球产业链发展和重塑的重要环节。中美贸易摩擦加剧,两岸经济关系也会受到明显影响。首先是中美贸易摩擦升级会降低全球经济增速,对中国大陆与台湾的经济发展有负面影响。2019年第一季度,OECD、IMF、WB、WTO等国际重要经济组织均预测全球经济增速会低于上年。彭博预测,全球贸易摩擦如果持续到2020年,台湾GDP约减少0.5-1%。其次是美国对华贸易制裁会降低中国对美出口、打击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信心、迫使其将生产基地移出中国大陆,大陆经济增长降速也会影响台湾经济增长动力。有学者估算中国大陆GDP会因此下降0.8-2.4%。台湾“主计总处”评估,大陆经济下降1%,则台湾经济会因此下降0.29%。也有机构预测台湾会因中美贸易摩擦略有获益。例如台湾的中华经济研究院认为,第二阶段加税情况下,台湾对大陆出口减少1.78%,但对美国出口增加2.16%,台湾整体出口反而增加0.1%,GDP会因此增加0.04%。⑧最后是中美贸易摩擦影响下,台湾当局藉机积极出台政策吸引大陆台商返台投资,以及协助大陆台商向大陆以外地区转移,会对两岸经济关系产生消极影响,进而使台湾在全球产业链的重构过程中更多受到美国主导的产业链影响。

  (三)对大陆台商布局的影响

  中美贸易摩擦对台湾企业的短期影响中“转单效应”明显,尤其对以美国为产品出口市场的行业,有利岛内台商,不利大陆台商。2018年7月至2019年4月,美国自中国大陆进口主要产品:机械、电机、电子零元件、资通与视听产品、精密仪器、塑胶及制品呈现显着大幅衰退。同期,美国自台湾进口同类产品呈现成长,形成对比。台湾对美出口连续31个月成长,最大成长项目为ICT与视听产品。2019年前4月,台湾出口市场中,大陆市场衰退10%,而美国市场增长20%。台湾对全球、中国大陆、欧盟、新南向市场出口均衰退,只有对美国出口呈现大幅成长。同期有47家大陆台商返台投资,总金额约2398亿元新台币。⑨

  中美贸易摩擦对特定产业及台资中小企业的冲击更明显。台资大企业为了分散风险,早已全球布局,在不同国家地区设有工厂,通过转移产能可以降低中美贸易摩擦的冲击,但在大陆的中小台商则困难较大。⑩根据台湾资诚联合会计师事务所2019年3月发布的《台湾企业领袖调查报告》,台湾CEO针对中美贸易摩擦有40%表示将“调整供应链和采购策略”,39%表示“将成长重心转移到其他市场”,29%选择“将生产转移到其他市场”。⑪对不同产业台商的影响台湾学界研究结论存在分歧。有台湾学者认为,从产业结构来看,机械产业台商调整生产布局的压力较大,因其是典型的“台湾接单-大陆生产-出口美国”的经营模式。半导体、笔电、手机等消费性电子产品及零部件,由于国际上零关税或未纳入加税清单,基本不受影响。汽车零件、轮胎等产业主要供应大陆市场,冲击也不大。⑫但也有研究认为,台湾机械、工具机、面板等产业都是以大陆市场为主,影响都不大。⑬另有台湾学者则推测,台湾电子产业,包括半导体、通讯产品、液晶面板及印刷电路板制造业等都可能遭受巨大影响,导致台湾在大陆的电子产业链开始移动或重整。⑭还有台湾学者分析认为,台企占大陆对美出口百强企业的40%,尤其是高科技企业,因此“贸易战对在大陆投资的台湾高科技产业的冲击无法避免”。⑮

  综合来看,中美贸易摩擦对台企未来投资布局的影响存在差异化:市场和生产多元化的大陆台湾企业,对中美贸易摩擦的抵抗力较强,既可内部消化加税影响,也可通过将剩余生产环节转移到海外分公司规避风险;但对美出口或代工的大陆中小台企,其产品可替代性较强,也缺乏生产外移的能力,生存压力较大。

  三、关于大陆台商所受影响的调研情况

  2019年6月初,笔者随昆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的调研小组对当地22家台资企业进行了为期5天的密集考察,瞭解中美贸易摩擦对企业的影响等问题。这些企业经营领域包括:积体电路、新型显示、资讯电子、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机械、造纸、食品饮料等,既有行业内世界产量最大的企业,也有还处于初创期的中小企业。调研结果基本证实了上述综合性结论,即不同企业对中美贸易摩擦的应对能力不同,但中国大陆仍是各类型企业的主要生存依靠。

  1.大型台企为应对冲击会增加海外产能,但仍以大陆产能为主

  大陆台企中,大型企业占重要地位,中国外贸企业500强中一半是大型台企。他们在美国加税政策下,出口市场受到明显影响,虽然会采取措施增加海外产能,但深化大陆生产经营仍是他们的主要应对策略。以某大型电子业台企为例,其主要产品是积体电路产品的封装测试,就公司层面而言,中美贸易摩擦对总体营业收入影响有限,不超过5%;就昆山的工厂层面而言,2018年营业额增长超过40%,但在美国对外加税的冲击下,预计2019年营业额增长将不超过10%。主要因为公司为转移部分产能给台湾、墨西哥、越南,但“陆外产能”占比还是相当小,主要仍然依靠大陆生产,总体上大陆仍是全球最有竞争力的生产基地。另一家晶圆产量全球领先、美国市场占40%的台企也表示,在客户订单的要求下,企业将抛光片出货转移到马来西亚,但由于品质无法和昆山厂相比,境外产能很有限。

  2.中小台企无法通过产能外移应对冲击,仍要依赖大陆市场

  中小企业数量占大陆台企的90%以上,虽然多数以大陆内销市场为主,但还是有不少企业属于大型中心企业的卫星工厂,中心企业的市场波动也会传导给他们。以某中小型电子业台企为例,该企业以自主研发生产电感器、电子晶片、被动元件等产品,规模280人,2018年营收9800万人民币,原本预计2019年营收能达到1.2亿元人民币,目前中美贸易摩擦升级,该企业70%出口,其中美国市场约占30%,恐怕无法达到预期目标。此外,客户也提出外移要求,但该企业表示缺乏足够的资源和能力,外移困难,同时外销转内销也很难,内销利润仅为外销的一半,还不容易寻找新的协议厂商,因此面临选择困境。

  3.全球产业链重构孕育新的商机,中国大陆为台企提供更多机遇

  美国政府一方面通过美国国内减税降低企业在美国投资生产的成本,另一方面通过对从中国进口的产品加税提升企业在中国大陆投资出口的成本,吸引和迫使在中国大陆投资生产的跨国企业移往美国,从而增加本国投资和就业机会。该政策在加速全球产业链重构的同时,也会促使中国产业链“抱团取暖”、整合提速。中国大陆不乏品牌企业,他们可以指定供应链厂商,掌控80%的生产成本,美国品牌企业转单的同时,中国品牌企业也会转单,为台企提供新的接单商机。例如华为目前的供应商中仅台企就有26家,新形势下不排除扩大合作对象。

  调研中,昆山一家电子业大型台企,是当地最大的代工纳税户,其产品的世界市场占有率为25%,供应链厂商约500家。在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的形势下,该企业重启了已经停工七八年的越南和台湾生产厂,但产能都很小,无法与大陆生产基地相比。该企业表示,如果美国没有实施下一步的对3250亿美元产品加税,公司2019年业绩仍然还会增长,而且正在积极拓展与大陆客户的合作,有机会填补中美产业链断裂出现的空白。另有一家成立于2000年的台企,以生产印刷软板为主,是苹果公司供应商,95%产品出口美国。在当前形势下,公司表示,虽然大陆生产基地也存在用工、用地、环保等问题,但仍然是全球最好的营商环境,未来将开拓大陆商机,继续新建厂房和扩大投资。

  注释:

  ①2018年7月世界银行公布2017年全球GDP为80.684万亿美元,美国GDP是19.39万亿美元、中国GDP是12.238万亿美元。

  ②《光明日报》2019年05月24日。

  ③投入量的比较,主要依据萨伊在《政治经济学概论》中明确提出的劳动、资本和土地三种生产要素,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提出的第四生产要素“组织”(即管理或企业家才能)无法评估投入量,故将其视为效率,未纳入中美比较。

  ④These are fundamentally political contests between those who favor repressive systems and those who favor free societies.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2017》

  ⑤Three main sets of challengers - the revisionist powers of China and Russia, the rogue states of Iran and North Korea, and transnational threat organizations, particularly jihadist terrorist groups - are actively competing against the United States and our allies and partners. Although differing in nature and magnitude, these rivals compete across political, economic, and military arenas, and use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 to accelerate these contests in order to shift regional balances of power in their favor.——《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2017》To prevail, we must integrate all elements of America's national power - political, economic, and military.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2017》

  ⑥朱磊,《逆一体化与两岸关系发展研究》,《亚太经济》,2017年第2期。

  ⑦刘德海,《美陆贸易战影响下的全球与亚太区域政经发展》,《亚洲政经瞭望》,第42卷第5期,2019年5月。

  ⑧台湾“经济部”,《中美贸易战之影响》,2019年3月21日。

  ⑨台湾“经济部”公布资料。

  ⑩曹添旺,《美中贸易战阴影下的台湾》,《台湾银行家》,2018年10月号。

  ⑪“资诚2019台湾CEO调查陆美贸易冲突成最大威胁”,《旺报》,2019年3月20日。

  ⑫王健全,《中美贸易战争的发展趋势及其对台湾经济的影响与因应》,《亚洲金融季报》,2018年7月。

  ⑬台湾“亚太和平研究基金会”,《美中贸易战走向及其影响之研析》,2018年5月。

  ⑭高仁山,《美中贸易战及其对台湾产业的可能影响》,《战略安全研析》,2018年5-6月,第150期。

  ⑮高长,《贸易保护主义盛行下加强两岸科技与产业合作趋议》,《海峡科技与产业》,2018年10-11期。

  (全文刊载于《中国评论》月刊2019年7月号,总第259期)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