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国企腐败呈现新特征 看浙江如何一体发力 
http://www.CRNTT.com   2019-04-26 10:51:11


 

  此外,从目前查处的案例来看,变异“四风”问题仍在国企不同程度存在,少数国企员工仍心存侥幸,顶风作案,公款吃喝、违规送礼等问题仍有发生。

  业态多元成监督难点

  近年来,浙江针对国企开展监督的网越织越密,基本形成了执纪监督部门、派驻机构、巡视机构和企业纪委四股监督合力,但国企腐败案件为何还屡有发生?“除了部分国企相关工作人员思想滑坡、法纪观念淡薄等原因外,国有企业特殊的性质也为腐败提供了滋生的土壤,同时也给监督增加了不少难度。”驻省国资委纪检监察组负责人说。

  国企的主要职责是经营管理国有资产,保证资产的保值增值。通俗来说,国有企业就是直接和“钱”打交道。资金密集、资源富集、资产聚集是国企最鲜明的特点。这也意味着,国企领导人员更经常、更直接地受到各种物质利益的诱惑。

  哪里资金多,哪里的路就滑。在近期省委对省属国企的巡视反馈中,“重大投资决策不遵循议事程序和规则、招投标不规范、经营风险高”等是出现较多的问题。

  国企经营业态多元性、商业行为复杂性,为腐败问题穿上“隐形衣”。在浙江省纪委监委派驻国资委纪检监察组综合监督的22家省属国企中,就涉及钢铁、建筑、能源、金融、交通等几十个领域。

  仅以工程项目招投标为例,就存在假招标、陪标、围标、串标等一系列廉政风险行为。不仅如此,国有企业改制重组、项目投资、产权交易、资本运营、物资采购、财务管理、境外投资经营等都是廉政风险较为突出的薄弱环节。

  此外,国有企业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经营中的商业秘密也不宜全部公开,企业的盈利亏损也是市场常态,这些都让国企腐败具有一定的隐蔽性。

  一位曾参与国企腐败案件查办的工作人员向记者坦言,国企腐败的隐蔽性和专业性,为调查增加了不少难度。在对一起案件初核时,他们先后查询了银行、房地产、证券等30余家单位的7万余条信息。

  “腐败分子具有高度的隐蔽性,必须充分了解每一个领域的每一个业务流程才能开展监督,否则只是做做表面文章。”驻省国资委纪检监察组负责人介绍,因为涉及领域很广,有些领域专业要求极强,对监督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国企反腐重拳发力

  国企是反腐重要“战场”。国企反腐不仅要减少腐败存量,更要遏制腐败增量,如何构建国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

  2016年底,浙江在全国率先开展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从机制上将国有企业在内的履行公职的单位和人员全部纳入监察范围。据统计,监察体制改革后,浙江监察对象从过去的38.3万增加到70.1万,其中省属国企管理人员8.6万,占新增对象的27%。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很好地从体制上解决了监督权力交叉和边界不清问题,对包括国有企业在内的履行公职的单位和人员形成有效的监督全覆盖,使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权也能在阳光下运行。”国防大学政治学院副教授蔺春来说。

  针对国有企业二三级单位腐败多发问题,浙江充分运用巡视巡察上下联动机制,将监察触角延伸至国企基层一线。在省委第四轮巡视对省交投集团开展巡视的同时,省交投集团同步开展内部巡察。在巡视组的指导下,该轮巡察中,省交投集团向4个三级公司、2个四级单位进行延伸巡察,目前已完成对26家单位的巡察。

  “巡视组的‘威’与巡察组的‘熟’相互借力,不仅让国企巡视巡察监督覆盖面更广,而且有效破解了国企内部巡察‘自己监督自己’监督难的困局。”省委巡视机构负责人说。

  针对国企监督专业性强,监督力量不足的问题,浙江省国资委党委和全省国企党组织扛起主体责任,完善企业内部监督体系,基本实现省属企业及二级企业纪检监察机构设置全覆盖;驻省国资委派驻纪检监察组在强化日常监督的同时,着力构建国资国企纪检监察“五个统筹”工作机制,即统筹安排参加国企专项执纪监督工作人员交叉使用、统筹安排抽调重要问题线索审查调查人员、统筹国企纪检监察人员教育培训工作、统筹国企系统违法犯罪线索查办及移送工作、统筹纪检监察信息共享及定期交流,推进国资国企纪检监察战线一体化建设。

  清廉国企建设始终在路上。目前,浙江省国资委出台了《关于推进清廉国企建设的实施意见》,着力打造与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相适应、与职工群众愿望相呼应的清廉国企。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