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解开人口版图变化中的经济密码
http://www.CRNTT.com   2019-04-16 10:45:59


 
  如今的浙江,像“纤纳”这样高起点的创业创新团队纷至沓来,分布在杭州、宁波、嘉兴多地,尤其是在杭州市高新区(滨江)、城西科创大走廊、G60科创大走廊浙江段等创新活力最强的区块。

  从前几年的“到浙江打工”,到如今更多的是“到浙江创业”。一词之变,背后恰是浙江经济的提质升级。

  浙江大学中国西部发展研究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周丽苹教授,长期研究人口流动,她梳理数据后发现,2000年到2015年这15年间,前10年浙江人口流入的速度非常快,到了后5年增量放缓。但是,流入人口受教育程度明显提高,就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近年来,在创业‘新四军’(阿里系、浙大系、海归系和浙商系)的带领下,这一趋势愈发明显,随之而来的是流入人口素质高端化,人才结构更趋优化。”周丽苹说。

  文雁兵也解释说,随着产业转型和经济结构优化,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的城市经济发展需要各类人才的支撑,大家不约而同通过各类优惠政策和有利条件吸引人才,放开放宽落户条件是吸引人才流入十分重要的举措。

  产业升级必然带来人才需求的升级,而优质人才流入带来的人口结构趋优,又将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产业持续升级。这一点在近年来数字经济风生水起的杭州市体现得尤为明显。2018年末杭州市常住人口980.6万,比去年净增33.8万,除去自然增长的5.3万外,27.8万为外来净流入,在全国城市中排第4。

  而在过去较长一段时间里,杭州常住人口增长并不快。2011年至2014年这4年间,杭州常住人口分别增加3.76万、6.4万、4.2万、4.8万。但到了2015年,杭州常住人口突然增加了12.6万,增长破两位数;2016年,这个数字到了17万;2017年更飙涨到了28万。这与近几年杭州频繁推出“人才新政27条”“521”计划等多项政策不无关系。

  与之相对应的是,杭州市2018年新增国家重点扶持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1075家,创历年来新高,居全省第一,占全省33.6%。杭州也因此跃升为全国创业“第四极”,仅次于“北上广”。

  宁波以制造业立市,更懂得发展制造业除了需要塔尖的人才外也需要身在“塔基”的人才。一方面不惜重金聘请海内外高层次创新团队,另一方面花大力气吸引、留住技术工人。宁波将技术工人纳入人才落户范围,为的就是吸引广大专业基础人才、技能人才,支撑宁波作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的产业发展所需。

  塔基稳了,塔尖才能不断往上延伸。作为制造大省,浙江不但需要高精尖人才引领产业发展,而且也需要成熟的技术工人将研发成果转化为优质产品。这是一个缺一不可的闭环。而且,对一座城市、一个省而言,经济活力恰恰在于能够给不同层次的人提供机会。

  “如果说企业是城市发展的主体力量,那么人才则是城市发展的永动机。户籍政策放松,对于将企业需要的各类人才尤其是技术工人,留在城市、留在企业有积极作用。”文雁兵说。

  国家战略利好 

  环沪效应扩围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表示,“一国繁荣最明确的标识,就是居民人数的增加。”这句话同样适用于一座城市、一个省份。人口就是城市细胞,细胞活跃,城市才更具活力。

  在梳理全省各市人口增长时,记者还发现环沪的浙江城市,人口增长呈加速之势。这一点,在紧邻上海的嘉兴市体现得尤为明显。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