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网评:中欧迫切需要填补话语赤字
http://www.CRNTT.com   2019-04-10 00:26:58


 

  与知识界形成鲜明对比,经济界整体上对中欧关系持积极乐观态度。前不久,德国外贸组织主席宾格曼就呼吁德国不要陷入“中国恐惧症”。针对中国是“制度竞争者”“制度对手”的说法,代表上百万德国企业利益的德国联邦雇主协会主席克拉默对笔者说,竞争对德国企业是积极的,这能够激发活力,但因此用“对手”来形容中国,这样的用词是“很不幸的”,“这不是有外交风度的表达方式”。背景是,德国工业联合会今年初在其涉华原则文件中把中国定义为“制度竞争者”,呼吁德国和欧盟政界要采取强硬的对华政策。人们已经注意到,“制度性对手”的表述被欧盟写进了最近发布的对华政策文件里,由此也足见德国对欧盟意见和政策形成过程的影响力很大。当然,也可以理解为德国对塑造中欧关系负有突出责任。对此,德国工商大会高管特莱耶也提醒,“切记中国是我们重要的贸易伙伴,(评价时)每个字都要仔细斟酌”。

  欧洲政府层面在观点上介乎知识界和经济界之间,受两方牵引影响,给出的信号将信将疑、或明或暗,在行动上则高度重视中欧双边关系。这从双方领导层交流的密集程度上可见一斑。柏林外交界人士还注意到,中国新任驻德大使3月下旬刚抵德,德国政府就安排了向总统递交国书的仪式,“单独安排一国大使递交国书,这很少见”(通常是多位大使同批等候总统接见,递交国书)。当今世界纷繁复杂,需要中德、中欧密切协调沟通,快速为大使履职创造条件,也表明了德国政界对中德关系的重视程度。媒体近日还注意到,德国联邦财政部发布了专题报告,称赞亚投行两年来的运营成就。这说明中国和欧盟在制度规则和实践行动上可以共同为全球治理和发展做出贡献,可以开展中欧双赢、全球共享的合作,传统的零和博弈思维需要改变。当然,尽管欧盟及德法政府高官都认为对华关系重要,也都重视发展好这一关系,但也时有抵制和抗衡中国的呼声,认为在和中国交往时“不能太幼稚”“太盲信”,一位法国智库人士对笔者解释,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是欧洲还不能清晰地评价快速发展的中国对欧洲的影响,“对看不清楚的事,人们容易产生恐惧,尤其是中国的制度与西方不同。”

  当前,法德两国正在推动欧盟协调各国,希望尽快形成统一的对华政策,有理由相信,这样的政策不是为了对付中国,尽管有些力量这样期待。欧盟一些领导人近来一再强调宏观规划的重要意义,如何着眼全球和欧洲未来与大局、塑造好中欧关系,这是对欧盟的考验,也是对法德两国“领导欧盟能力”的考验,尤其是不要把欧盟各国的共同利益过多定义为法德两国或两国各自的利益,那样,欧盟在对华政策上的分裂就在所难免。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