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 
中评论坛:粤港澳大湾区前景与挑战
http://www.CRNTT.com   2019-04-08 00:11:01


方舟
 
  方舟:迭加“两制”优势  在一些重要领域提升全球竞争力

  我想讲讲几点。第一是我们为什么要搞大湾区,大湾区的定位在哪儿?第二是我们在推动哪几件事情?包括在产业方面推动什么事情,在打通生活圈方面推动哪些事情。

  很多朋友经常跟我开玩笑说,我们这个大湾区原来叫“大珠三角”,为什么现在改了个名叫粤港澳大湾区?这不是简单的改一个更好听的名字而已,背后是有两层的含义的。第一个层面,就是到底我们的湾区在世界上的定位是什么样的,如果拿粤港澳大湾区跟纽约、旧金山和东京湾区相比,从经济总量上算,我们一点都不输它们,基本与纽约湾区和东京湾区是同一个量级的,比旧金山已经高出不少。而且,因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增长速度最快,所以GDP总量在将来排第一肯定没有问题。但另外一方面,也看到有优势有劣势。先讲劣势,我们在一些关键性的领域,尤其是金融、科技、高端制造方面,尚不具备像其他三个湾区一样全球领导者的一个地位。我们总量虽然大,但是在整个全球经济分工体系中领导性的影响力是不及其他三个湾区的,这也是我们大湾区要努力的一个方向。但我们优势在哪儿?就是产业部门的齐全程度,从金融到科技,到制造的整个产业部门的齐全程度和竞争力超过其他三个湾区。麻省理工大学之所以愿意选择在香港设立创新中心,他们负责人说,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虽然在麻省理工每年注册很多专利,但因为美国制造业已经空心化,90%的专利只能停留在图纸上,一个样品都做不出来,更不要讲商业化大规模生产,粤港澳大湾区反而有机会实现把专利物质化,所以说,粤港澳大湾区还是有很强的优势。

  此外,过去我们讲“大珠三角”叫“9+2”,也有人用所谓“1234”描述,即“一个城市群,两种制度,三个货币体系,四个核心城市”,这就是说,大湾区最大的问题就是在“一国两制”框架下,生产要素的跨境流动存在着种种的壁垒。虽然说作为一个城市群,大湾区的人才和货物的流量已经非常大,但是因为“两制”壁垒的存在,导致中间产生很多跨境流动的成本,使得人、财、物,包括信息在内的各种要素不能够很便利地流通。这次做大湾区的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实际上也是为了要素便利有序地流动,能够把要素流动的成本降下来,让大家觉得比较方便。这是我们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一个重要目的。

  从国家层面来说,国家在这个时刻推出粤港澳大湾区,还有一层政治的考虑。就是希望利用大湾区这样一个更广阔的腹地空间,帮助港澳实现长期的繁荣稳定,解决港澳内部面临的一些深层次矛盾,是规划很重要的一个出发点。

  大湾区建设重点是推进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过去这个区域是“前店后厂”传统垂直分工体系,在新的经济形势下,需要把“两制”的优势迭加起来,在一些重要领域提升全球的竞争力。这不单是体现我们区域的竞争力,也是为我国在大国崛起的背景下,为整个国家推动全球影响力,及在重构全球经济秩序的过程中,发挥我们区域力量的功能。此次大湾区的规划,金融方面的着墨暂时相对少一点,因为涉及到资本流动。但是我认为未来潜力还是很大,尤其是香港未来作为人民币的离岸市场也好,“走出去”也好,都有很大的互动空间。另一方面,此次规划里头着墨比较多的,其实就是科技创新,明确提出“广深港澳科创走廊”这个概念。未来我相信会有一些实际的平台或者抓手,比如深港边境的河套科技园,希望可以真正意义上做到“两制”优势迭加的区域。

  另一方面,就是“一小时优质生活圈”的问题,这其中涉及到很多复杂的问题,因为牵扯到具体利益。比如手机的漫游费在大湾区内能不能取消?因为月费和手机专营权是不一样的,这样就会产生利益再分配的问题。类似这样的问题其实非常多,虽然希望港澳进一步融入国家发展的大局,但是涉及到很多政策,包括税收、医疗等具体的事项都非常复杂。所以,这也是中央采取“成熟一项推出一项”策略的原因。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