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执两用中”看未来20到40年中美关系以及中国文明的战略思维
http://www.CRNTT.com   2019-04-06 00:11:31


 
  2、美国对于中国制约性的合作  

  美国战略界对于中国持长期的全面遏制的态势,但还要看到中美两国关系同时存在的斗而不破的一面。

  中美经贸之间已经形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高度的相互依存度,幷不是想脱钩就能脱钩的,这是无论如何估计都不为过的,这点还远未被人们充分意识到,这就是中美关系错综复杂之所在。就显性层次而言,美国的商品以及技术都需要中国的大市场,美国国内广大民众还需要中国提供物美价廉的各种产品。当特朗普对于中国发起贸易战,采用极限施压时,与中国做生意的美国工商界、高科技与华尔街金融界一时禁声而不敢发声。但当特朗普的力量用到极端而导致亢龙有悔,出现力量消减之时,这些比特朗普还老练的生意人就会在内部出声,提出保持与中国在经贸上的合作。

  只是经过了贸易战,经贸作为压舱石的作用会有所减轻,中美经贸合作将由过去的九分合作变为五六分合作。美国各类资本与特朗普、与美国战略界的利益幷非矛盾,恰恰也希望通过贸易战,让中国给他们更好的商业合作条件,这也依然是出于商业帝国的本性,是军事与贸易的一体两面性。生意就是生意,仗要打,生意也要照做,或者说打仗是为了更好地做生意,所以他们希望控制中美贸易战的度。他们希望在与中国做生意时,自己的利益能最大化,所以他们在与中国合作中又想控制、制约中国。

  美国的高科技与中国的大市场,作为各自优势的两端,也是各自的利器。美国的技术若没有中国的市场,技术的高研发成本无法分摊,也更没法获得更大的利益。美国只想着利用自己的高科技这一重器的优势而获得利益最大化,幷想着完全废除对方的市场优势这一利器。在这方面,中国要看到他们与遏制中国的那部分的交集,只是有个分寸、尺度的问题。中国是可以对他们做工作的,包括与此相关的一些美国智库。但中国在合作中也依然不要忘记其对于中国的控制、制约的一面,需要适度的斗争,需要灵活发展出反控制、反制约。 

  中美关系的变革的上述两方面,尤其是后一方面,显示双方将会是双赢吗?中国出于善良的本性,愿意如此,但美国却不会接受,作为帝国的美国的帝国字典里绝对没有“双赢”这个词。双赢的基本前提,是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凌驾于别的国家之上的。也就是说,如果美国要维持二战以后他的超强地位,它和任何国家都不会是双赢的,它都是美国优先的。所以美国有一天,虽然痛苦,虽然不情愿,也必须接受别人跟它分享这个世界的时候,美国才有办法跟别的国家建立互利共荣的关系,这个不是由中国所能决定的。中国绝对没有成为下一个霸权的潜在的野心。

  这也就意味着中美经贸关系有限合作和部分脱钩尤其是高科技的部分脱钩的幷行不悖。之所以说部分,是基于美国的矛盾、两难心理:一方面需要在战略上遏制中国,另一方面也就是刚说到的,作为美国压箱底的高科技,需要获得超额的垄断利益,另一方面,高技术也需要市场,这既是资本最大获利的需要,也是降低研发高成本的需要。美国对于中国华为这样的高科技,既想打压、排斥,但又担心由于自己技术落后于华为,排斥华为也就断了自己的5G的路,这是它的两难所在。所以美国与中国的合作将是制约式的合作、竞争式合作,也可谓是约瑟夫· 奈说的“合作式竞争”。  

  三、执两用中:中国文明的战略思维

  1、执两用中:以被动作为主动

  对于美国挑起的贸易战,作为相对被动的弱势一方的中国是不想打,但也不怕打,更不怕持久战,就像当年上甘岭,看谁熬得过谁。中国文明具有世界史上最为深远的历史忧患意识,从不惧怕忧患、压力,中国共产党及其建立的新中国恰恰是在忧患、在外力的压力下成长、壮大起来的。对于美国下的一手手无理棋,中国是该反制则坚决反制,美国只尊重强者与对手。中国在反制中显示出自己的意志力,国与国的竞争不止是单纯实力的竞争,而是两个国家的意志力乘于实力的竞争。

  中国的反制是有理、有利、有节的,中国始终保持战略的定力,既不会与对方激烈对抗而导致双方大打出手,也更不会如日、欧一样屈服、投降,而是采取“执两用中”之中道,“执两用中”之道往往对于国内或激进与或消极没信心的两边都不易理解。  

  “执两用中”建立在对于形势的洞察、权衡从而做出正确的战略判断的基础上。对于中国而言,大的战略判断绝不能出错。中国虽然在跃升,但总体而言,中美之间的博弈,尤其是未来十年之内,美国由于其在二战以后累积的全球霸权的实力,而居于战略的主动地位,中国则相对被动,中国、美国分别为一静、一动。中国要由被动转为主动,不只需要发挥最大的主观能动性,还需要10年、20年的持续累积,所以未来的10年、15年、20年对于中国非常非常关键。中国总体以被动为主动,绝不主动出击,这是对于大的时势的把握,但这幷非意味着不能在局部、某一时间点的策略上可以而且必须主动地寻求化被动为主动。3、4月间的贸易谈判正是如此。

  对于中美贸易谈判,中国始终保持着沉稳的定力。虽然中国相对弱势而被动、受制,但每一次贸易磋商都是美国主动向中国提出来的。中国清楚地知道美国、特朗普是一定要与中国谈成结果,当然这不是彻底的解决,也无法彻底解决。美国是要通过极限施压来谈到最好的条件,当发现中国不为所动,而没法谈到最好条件时,它也不得不退而求其次,谈到比较好的条件,否则之前的极限讹诈就白做了,到头来可能不仅一无所获,还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对于中国来说,可以让步则不惮于让步,但涉及底线、不能让则坚决不可能退让。中国一定要有底线,如果中国也非像美国一样非要谈成的话,那就危险了。美国会紧紧抓住你的软肋,会毫不留情地一步比一步更凶地逼你、打倒你,这是由美国商业帝国的残忍性所决定的。中美谈判时,美国同时在大打台湾牌,不到黄河心不死,到了黄河心也不死。只是韩国瑜的选举翻盘打乱了美国原本的邀请蔡英文的计划。

  对于美国来说,没棋还是要生出棋来,而且下的是一手手的无理棋。对于围棋中的无理棋必须痛击,棋艺不行、胆识不行,就会被吓住了而步步退让受损。这次贸易战,中国幷没有被美国的无理棋吓住,而乱了阵脚败下阵来。反而是美国无理棋下过了、下多了,而反噬其身。对于追随美国、帮着美国打中国的爪牙,必须把它打痛、打服了,毫不留情,这与对美在策略上还是不一样的。

  中国的底线特别体现在自己的制度上,中国制度若变成美国就完了,在这点上美国没安好心。美国竟然说是中国采用的制度,所以才竞争不过中国,这恰恰表明中国制度的有效性。美国对于中国要超过美国的恐惧,对于中国制造2025的恐惧却变成了,美国到今天为止是,对于中国体制、中国现况以及中国未来的最大的质疑者。所以挑战美国的其实是中国的特殊的方式。美国现在把战略上的忧虑、经济的问题以及它在国防战略上面对到的霸权受中国挑战的状况,都会把它意识形态化。也就是,唯有瓦解中国过去40年建构的政治思维,以及这种政治思维的一种统合的意识形态。如果不能够瓦解这一点,中国的崛起对于美国来讲是一个梦魇。这个梦魇幷不是像美国人所宣称的,中国会成为世界造成区域不可预测的或者是不稳定的因素,而是它会使美国丧失了在多数地区里的一种不合理的霸权。所谓不合理的霸权,是指美国不是典型的帝国主义,可是它想要享受过去几百年所有资本帝国主义的霸权。

  美国对于中国一直以来的和平演变的幻想破灭了,但在更深层的文明意义上,双方认清制度背后的文明的差异,才能避免所谓修昔底德陷阱。世界秩序变得更为复杂,其复杂性将超过当年的美苏,却不会是当年的冷战与不相往来。但美国基于其全面遏制中国的大战略,会对中国无所不用其极地实施花样百出的遏制手段,中国要不惮以任何恶意来对此作出预估与研判。对此稍存幻想,稍有闪失,都将可能酿成大错。如此,中美关系将变成前所未有的错综复杂,考验着中国的智慧。该硬的地方、该硬的时候必须硬,同样该合作的地方、该合作的时候也要合作,只是合作时也要意识到,合作不是对方恩赐的,不是求来的,更多的可能是在斗争中得来的。现在的中国人都注意重温毛泽东的《论持久战》,但不能是叶公好龙式的,《论持久战》贯穿的也是中国文明最精微的战略思维。中国文明的“执两用中”的战略思维是打赢这场贸易战的文明底蕴。

  总结一下“执两用中”,执两用中的“两”是两面性,而不是片面、极端,需要克服两种偏向:一种是轻视对手、敌人,一种是为对手、敌人所吓倒。就斗争与合作而言,也要结合两方面来看,根据形势与双方实力的变化,而随时变化。有时是合作多些,有时是斗争多些,有时是斗争中求和平、求合作。既在斗争时不要过,在合作时也不要过。妥协、合作往往是斗争得来的。中国对于贸易战的态度是一天也不愿打,但美国若要打,那只能奉陪,只能打到底。就中美关系来说,我们千万不要忘记两场战争,那就是抗美援朝与对越自卫反击战,没有这两场战争,都不会出现中美关系在1979年后的根本性变化。战争与和平真是人类永恒的重大命题。我们同时还不要忘记,就像前面已提到的,在西方历史文明的脉络里,贸易与战争也往往不是对立的两面,很多时候是一体的两面,要跳出简单的商业思维。 

  “执两用中”的战略思维是全局性,而非一局部,所以是全局在胸的贯通。以深远的历史文明为支撑的中国的战略思维对于战略的时间与空间的计算,都是小国、都是历史断裂而没有连续性的国家所不能比拟的。中国的战略思维可以不计一时得失,而做极长远的百年甚至数百年计。战略思维以几十年,还是百年计,得失的计算、承受力与最终的结果就完全不一样。以深远的历史文明为支撑而作长远计的战略思维,相信决定性的是道义,是人民。中国战略思维强调义利幷行幷具有高度的灵活性,美国则纯在利益,二者的格局、思想不一样,中国虽然一时在利益上吃亏、受制,但从长久而言,中国则将取得超越。

  中国人深刻地体会到,大国政治,如果没有历史,终是不可能持久的。年轻的美国没有经过起落,不会明白这点。

  2、做好自己的事,提早注意美国与当年英国的教训:高科技与金融服务业的虚拟化

  中国要感谢美国发起的贸易战打醒了自己——“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既更加深入、全面地认清了美国及其对于我们的遏制,也更好地重新认识自己,做好自己的事,意识到中国在核心技术、基础研究方面的差距以及在制度、产业政策、市场之优长。正如《孙子兵法》所说“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

  对于对手美国的认识,中国则要辨析美国做的与说的,学习美国做得好的地方,而不是说得好的,如美国的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做的何尝不是变相的产业政策,美国的高科技多是由军事外溢到民用。

  中国未来在跨越中等收入的阶段后,要注意英国、美国的教训,不能重蹈他们的覆辙。美国走了英国的路,英国制造业不行,而靠金融。今天的美国有庞大的金融业,美国作为世界金融中心,掌握着金融霸权,它操纵国际金融几十年,这比什么都赚钱快。中国必须瞭解这点,不要只赚金融投资的钱,更不要放任资本没有节制的横行,中国要时刻警惕金融的风险。中国的钱不能乱花,要花在刀刃上,个人、企业家暴发户心态要不得,钱太容易赚,就什么都买,但个人、企业、国家若没有经过起落,就会不知艰难。

  美国较之英国,还有高科技,但只有科技,却基本没有多少科技制造业,主要只剩军工为主,尤其是军民一体的波音公司。波音飞机有 800万种零部件,美国如果包括飞机工业在内的军工垮了,美国就完了,像汽车是无法支撑美国的。特朗普虽然意识到制造业空心化的弊病,但美国哪有能力把制造业带回美国,就像苹果公司主要在于其集成能力,但苹果供应商分散在好多国家,它的供应链也不能回到美国。美国的工人既没训练,也过惯了好日子而吃不得苦。对于工业国来讲,这是不正常的。走向了这条路,美国最终出现问题是必然的。  

  相反,中国的华为从技术到制造,要么自己做,要么主要是在国内的合作伙伴制造。美国对于中兴的掐脖子,继而对于华为围剿,让中国人这次彻底明白,必须掌握核心技术,必须掌握各种供应链,高、中、低都要有完整产业链,而不能单靠全球分工,也不能简单外移。贸易战也让中国对于自己前三十年的经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前三十年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这都是拜赐于美国,建国后美国对于中国施加了全面的封锁。这一次的贸易战,又会给中国带来怎样的升级呢?  

  四、从未来四十年中、美两国国运回看2018年的文明史意义

  笔者最后对于美国未来40年国运做一预测。以10年为一周期,2020年美国很可能再度爆发一场金融危机,这之后的10年,美国经济将出现停滞,需要花10年的时间来克服内外各种问题之后,再度迎来第二个10年的经济增长。只是这一势头终究难以再维持,在那之后的第三、第四个10年则不再有后劲,无法克服经济、国力下行的衰退的趋势,而习惯性地增长停滞,美国作为帝国的衰落的颓势将愈发显着而不可挽回。40年后回看,2018的贸易战以及2018年10月美国股市的重挫,将是颓势的先兆,这就是察几知微。

  反观中国,在下一个10年,中国同样也会遇到各种问题的考验,面临各种风险,贸易战已暴露出中国的很多缺陷,但这是好的,这些恰恰激发中国在进入改革深水区的全面深化改革中,在经济的持续高质量幷保持一定速度的经济发展过程中,逐步克服这些问题。中国首先考虑的是办好自己的事,对中国而言,这是比贸易战更为重要的。就这点而言,美国也同样未必这么重视贸易战,醉翁之意不在酒,它的重心其实也是在国内,所以双方都在国内,只是做法不一样而已。

  当然,如果中国经济不能高质量发展,不能保持一定增速的发展,则种种问题就会暴露甚至引爆,但中国绝不会让这样的情况发生。中国未来的10年、15年将是关键。未来10年内,中国会抓住宝贵的战略缓冲时间,在中高端通用芯片、操作系统等关键的核心技术上不再被美国掐脖子,到第15年,美国彻底无法制约中国,到第20年则更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中国与美国真正平起平坐。这样的结果不是中国要与美国竞争,中国只是在埋头做好自己的事,君子返求诸己而已。

  未来40年中美关系,以10年为计算单位,两国之间时而在一个10年以竞争为主,时而在另外10年甚至20年又以合作为主,竞争与合作交替而行。

  从往后的15、20、40年来看2018年,才能深刻把握2018年所具有的文明史的意义。美国绝没有想到,在它欢迎中国进入世界经济自由体系以后,中国从全球化的经济里,所获得的经济的动能,加上中国特殊体制,充分地运用整个国家的所有的资源跟条件,居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威胁到了美国。所以站在40年往前看跟往后看的根本关键,就在2018年。

  2018年的美国贸易战,成功地唤醒了所有的国人,美国的作为世界的超强、唯一的强权的地位会受到挑战,这个才是美国的深层的危机。所以在这个时间点上,中国跟美国,回头看过去的40年,跟往后看未来的40年,大家所思考的问题根本不是同一个问题。中国的问题是:中国的进步是不能停止的,中国的改革是不能松懈的,否则以中国这么大的一个政治的实体,局部性的繁荣,跟功能性的发达,它所会制造出来的新的困难,以及这种困难纠结在一起所引发的危机,是你不敢想象、不敢预期的。

  所以对于中国来讲,如何在未来的15年不被美国挤垮,是中国生存之道。如果这15年,中国被美国击垮了,美国依然保有美国说了算的世界秩序,中国在面对美国以及美国所能运用的盟友的挤压之下,中国的政治只有举步维艰,他所面临到的问题绝对比现在我们看得见的严重。以前我们认为只要中国稍作让步,中国就能够缓和的那种估计,都不是你这种估计能够想象到的。

  中国如果成功了,15年、20年后,世界不再有今天我们看到的过去几十年的美国霸权,可是美国依然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具有世界最稳定力量的大国,就像大英帝国没落了,英国仍然是值得尊敬的国家。可是中国决不会做下一个西方式的帝国。不但中国人不会这么想,不会这么做,中国也做不成功,而中国的方式会成为很多在现代化的、世界化的逻辑里面,很难发展的地区和国家的人的一个最值得合作的对象,时间会证明这一切。

  注释:

  ①笔者在去年11月的一次讲座上提出这一预测,见《谢茂松:“执两用中”看中美贸易战》,香港中评社2018年11月23日对于笔者在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上的讲座的报道,http://www.crntt.com/doc/1052/5/9/5/105259565.html。

  (全文刊载于《中国评论》月刊2019年4月号,总第256期)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