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当前台湾民众统独心态的基本特点分析
http://www.CRNTT.com   2019-03-17 00:11:47


 
  二、“维持现状”主张之所以有着相当的民意基础

  综合考察蔡英文在竞选过程及就职之前的两岸政策主张,其核心概念就是“维持现状”,这是民进党及蔡英文在竞选过程及就职之前对以往的两岸政策主张逐步调整的基础上提出的。“维持现状”是一个阶段以来民进党内关于两岸政策的基本共识,实际上是民进党在1999年全代会通过的《台湾前途决议文》的基本精神,即维持“台湾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固然依目前的宪法称为‘中华民国’”的现状。

  关于“维持现状”,尽管蔡英文在竞选过程中的一系列相关表述字斟句酌、精心打造,旨在让台湾民众能够接受,并且以此回应美国和大陆的关切,但是仍然体现刻意模糊的特征。相关各方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以不同的立场进行解读,包括“台独”基本教义派也能接受。显而易见,这一主张迄今为止仍然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蔡英文未能阐明两岸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亦即关于两岸关系的定位问题。而“政治定位”问题无疑是两岸现状的重要组成部分,且无法回避的。二是,“维持现状”主张能否实现,无疑必须依靠两岸双方通过良性互动才能达成,而如果双方没有确立共同的政治基础,又如何展开良性互动,单方面又如何达成涉及双方关系的“维持现状”目标呢?可见蔡英文及民进党的“维持现状”主张不仅具有模糊性,而且具有相当的蒙蔽性和欺骗性。

  尽管如此,不可否认,“维持现状”的政策主张仍然有着相当的民意基础。

  (一)台湾主流民意殷切期望蔡英文及民进党上台执政之后能够维持2008-2016年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现状

  2008年两岸关系进入和平发展轨道以来,实现了历史性转折,面对两岸关系的一系列进展和成果,台湾民众是主要支持和推动的力量。但是,由于两岸政治对立仍然存在,敌对状态尚未结束,政治制度和发展道路的不同及其差异确实难以超越,双方在台湾的政治定位、军事安全和涉外事务等问题的分歧无法消除。与此同时,面对和平发展给台湾经济和社会带来的巨大的现实利益,因而在解决两岸政治对立途径和条件尚未成熟的情况下,维持两岸关系现状显得尤为重要,以有效避免“台独”分裂主义破坏现状而带来两岸关系的危机。

  然而,民进党及蔡英文上台执政两年半以来,不接受“九二共识”这一政治基础,两岸关系已经无法延续过去8年“和平发展”的基本态势,蔡英文的“维持现状”的承诺显然无法兑现。民进党在2018年“九合一”选举的惨败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广大民众对于蔡英文无法兑现其“维持两岸现状”政策主张的强烈不满。

  (二)相当一个时期以来,台湾政治氛围所形成的普遍“拒绝统一”的心态,是“维持现状”主流民意的社会心理基础

  可以认为,当前台湾民意主流取向的实质问题,并不在于是否大多数人倾向支持“台独”主张,而是由于两岸长期分离和多年来“台独”分裂主义势力及其活动所造成的孤立主义情绪的蔓延。具体而言,就是现在大多数台湾人的心态,并不是下定决心要从中国分离出去,而是希望长期维持现状,不愿意“被大陆统一”。当然,坚定支持和追求“台独”目标的民众还是存在的,但毕竟是极少数,而对于绝大多数台湾民众来说,当前唯一明确的意愿是拒绝“被大陆统一”,甚至相当部分已经产生了“被统一”的焦虑感。从表面上看,这并不至于导致两岸关系立即的危机,但是“维持现状”心态是基于对“统一”和“独立”都充满了不确定感而形成的,是一种极不稳定的思想状态,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不是“统独”观念问题,而相当程度是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选择,正是这种不稳定的思想状态在某些特定社会环境下极易为那些貌似有确定方向性,且与其他社会价值观念取向(如“民主”、“本土”等)有较好连结的意识形态话语所左右。“台独”分裂主义势力及其活动所塑造“明确的方向性”,在理论上与民主价值的内在连结,通过一系列政治实践塑造的“台湾主体性”、“去中国化”、“台湾正名”、“加入国际组织”等话语权,对台湾民众关于未来两岸关系的思考造成强烈而长期的影响,相当部分民众虽然不会明确表示支持“台独”,但是在思想上疏离大陆、拒绝统一。

  而在选举政治的驱使下,支持统一的政治人物、政治势力和政党屈服于政治现实,因为短期选举利益的考量,回避“统一”这个符合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整个中华民族长远利益的历史趋势,回避历史赋予的责任。“统一”将长期成为“不能说,也不能做”的事,成为台湾政治领域走向消音的“政治前景”。这将导致“台独”思潮持续蔓延,即使是短期的局势稳定,也不可能消除两岸长期面临的“台独”分裂主义势力及其活动带来的隐患和威胁。

  因此,这种孤立主义情绪及倾向是分离主义持续蔓延的温床,如果忽视“台独”势力及其活动利用并且助长这种孤立主义情绪,不能以适当的方式加以缓解及转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乃至和平统一道路将会更加曲折和漫长。

  从上述两项分析不难看出,“维持现状”与“不统、不独、不武”似乎有着共同的民意基础。

  (三)当前台湾年青一代的统独心态的基本特征,是“维持现状”主流民意的重要组成部分

  考察当前台湾青年的统独心态的基本特征,亦可看出“维持现状”所拥有的民意基础。与老一辈台湾民众相比,年青一代的“国家认同”与历史记忆保持一定的距离,他们的政治认同及“统独”立场都相对较为理性,基本上是以当代的西方价值观念去理解“统独观念”,承认两岸的历史渊源,并不坚持绝对地将“统一”或者“独立”作为台湾前途的单一选项。在希望大陆尊重目前两岸现状的前提下,并不排斥未来两岸成为一个共同体的可能性。以理性为基础的“浅绿”群体对应的也就是以理性为基础的“浅蓝”群体,两者有着相同的价值观念取向、理性思维和言语平台,基于对问题的不同解读和判断而走向不同的“统独”立场,这两个群体之间相对较易沟通,当下大多数台湾青年就是摆荡于政治光谱上“浅蓝”与“浅绿”这两种色调之间,从而成为相当一个时期以来“白色政治势力”的支持力量。这两个群体以及他们之间的地带,应该是当前台湾民意走向的最重要的区域,而由2018年“九合一”选举结果反映出跳脱蓝绿的中间选民有持续壮大的趋势,这同时也就是所谓“维持现状”、“不统、不独、不武”主张的广泛社会基础。由此可见,现阶段台湾年青一代的心态并不稳定,虽然在民调上支持“统一”的并不占多数,但是一旦出现有利于“统一”的形势,相信其人数和比例将会出现大幅度的增长,这无疑是利益相关的价值取向,也是无可厚非的,但这也正是“台独”势力持续制造两岸关系紧张、企图深化台湾年青一代对大陆的敌对意识、以稳定其鼓吹的“台湾认同”的现实原因。

  正因如此,大陆在“反对台独”的同时,无疑更应加强“促进统一”的努力,以台湾民众所能普遍接受的方式,更为明确地勾勒出未来两岸和平统一的前景。

  对于两岸关系和台湾政局演变来说,台湾民意无疑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应当看到,台湾民意的形成和变化受制于多种因素的引导和综合影响,民意对台湾政党和政治人物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在两岸关系发展过程中,台湾民意中的积极因素将成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基础,消极因素无疑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阻力及障碍。如何辩证地分析和对待当前台湾民意是一个重要的、基础性课题,如何有效地引导和争取、而不是一味地迎合台湾民意是一项艰巨的、综合性的工程。增进两岸同胞的沟通瞭解,拉近两岸同胞的心理距离,实现两岸同胞的心灵契合,是争取台湾民意的必由之路。诚然,由于两岸隔绝多年,各自的发展道路不同,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差异较大,加上李登辉、陈水扁执政20年推行的分裂主义和“去中国化”政策以及民进党及“台独”分裂主义势力的宣传鼓动所造成的影响,要实现两岸同胞的心灵契合,还需要相当的时间和漫长的渐进的过程。这无疑应该成为现阶段对台工作努力的方向,而当前在进一步推动两岸民间交流的同时,必须在相关领域持续地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

  注释:

  ①俞可平:《马克思论民主的一般概念、普遍价值和共同形式》,见中国政府创新网。

  ②同1。

  ③http://www.fawang.net/Article/xf/200601/1867.html

  (全文刊载于《中国评论》月刊2019年3月号,总第255期)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