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以扩大开放形成东北振兴新动力
http://www.CRNTT.com   2019-01-23 09:25:13


 
   如何以扩大开放形成东北振兴的重要动力

  文章认为,这些年,东北地区转型发展相对滞后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开放进程相对滞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抓住新机遇,以制造业转型升级为重点,以扩大开放倒逼改革为突破,可望由此形成有利于东北经济转型升级的市场环境。

  第一,以扩大开放提升制造业竞争力。东北三省需要扩大与制造业强国和国内发达地区的技术合作,以市场换技术、以资源换管理,提升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加强核心技术与关键零部件研发,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比如,创新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等中外产业合作园区的合作机制;借鉴相关经验,通过引入市场机制,探索设立“辽沪特别合作区”“吉浙特别合作区”“黑苏特别合作区”等,共同打造对外开放新平台。此外,还要推进沿边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创新发展。比如,按照自贸区标准推进黑龙江绥芬河—东宁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等沿边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加快探索跨境经济合作区的运营模式、管理体制与多层次跨境协调机制。

  第二,以服务贸易为重点,形成“一带一路”东北开放大布局。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东北地区与东北亚、俄、蒙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进程正在加快。要抓住这个重要机遇,加强与俄罗斯及东北亚地区其他国家的经贸合作。一是全面推进服务业市场开放。建议加快向社会资本和外资开放服务业市场。二是借鉴上海等国内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经验,加快建设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选择金融服务、航运服务、商贸服务、文化服务以及社会服务作为扩大开放的重点领域,全面实施负面清单管理。三是按照自贸试验区标准推进各类园区建设。建议在经济领域探索建立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的制度框架体系,使保税区、出口加工区、边境合作区、国家级新区等各类园区成为“准自贸区”,进一步改善各类园区发展的体制政策环境。

  第三,以开放倒逼改革,形成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动力。建议东北地区以深度融入东北亚区域投资贸易自由化进程为重要目标,以开放倒逼改革,形成东北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动力。一是以竞争中性为原则深化国企改革,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既要按照公益类和商业类的划分,改进对国有企业的管理,还要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更好解决对国有企业的行政化管理等问题。此外,还要探索新型的国有经济管理体制,以“管资本”为主实现国有资产的有效监管;进一步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提高治理的有效性。二是尽快形成民营经济大发展的经济社会环境。要通过产权制度安排,稳定民企预期,保障其合法权益,更好激发民企活力和创造力;要优化民企发展环境,降低实体经济领域企业成本,增强营利能力;要激发企业家精神,依法保护其财产权和创新收益。三是形成改善营商环境的新动力。一方面,要通过开放为经济运行营造国际化、法治化、公平高效的市场环境,形成各类市场主体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的新格局。另一方面,要着力推动行政管理体制、金融体制和科研管理体制等领域改革,促进更多的智力成果转化为技术成果和产业成果,消除创新机制障碍、资源合理流动和配置障碍,使人才、土地、资本等资源要素向新经济聚集,为新经济发展营造宽松环境。此外,还要加快推动政府职能转变,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和简政放权,从财政、税收、金融及服务等方面为创新创业提供最大限度的支持,使东北老工业基地成为创新创业的沃土。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