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新时期文化产业金融风险及对策探索
http://www.CRNTT.com   2019-01-04 06:28:12


 
  文化产品内容价值难以估计。一般文化企业所拥有的固定资产较少,无形资产较多,导致文化企业在融资时难以获取充足的资金,文化产品无形资产部分又难以确定市场价格。所以文化创意产品的无形资产评估和市场定价问题至今尚未解决。在金融实践中文化产品版权抵押较为普遍,以目前金融服务业技术能力还无法对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内容进行准确的评估预判。文化产品内容价值难以估计还表现在知识产权保护不到位,在未进行知识产权申请,没有得到法律有效保护条件下,任何创意文化产品都很难获得有效的金融供给。

  文化消费市场难以预测。文化产品作为商品在市场运作的规律难寻,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者也无法预测文化产品是否能得到消费者青睐,即便是文化产业极度发达的美国,也只是局限于电影行业,而且还常常错误地估计消费者需求,故在一般文化产业消费市场更是难以预测。由于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起步晚,加之人口众多,无法较为准确地预估大众文化消费偏好、消费行为以及市场变化规律。同时中国大部分文化企业的品牌影响力相对薄弱,极度缺乏用创意文化衍生品扩大文化消费市场,导致盈利能力不足,文化企业投资收益的高风险成为常态。上述现象均使得中国文化消费市场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导致金融市场一直对文化产业持观望态度。

  风险防范对策探索

  文章提出,积极的政策引导。当前国内已基本形成多元化、全面化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体系。但值得注意的是,文化产业金融的预防控制,不仅要对文化企业进行风险预防,还需要对文化产业的社会环境进行完善,积极的政策引导对文化产业风险防控有积极作用。金融市场、消费市场更需要国家的政策性引导从而推动文化产业、文化企业发展,尝试出台扶持文化产业金融服务政策,以及搭建文化产业发展平台,为更多的中小型文化企业提供发展机遇;进一步完善加强金融监管,防止偷税漏税、恶意收购等不良经济违法行为出现,为文化产业提供稳定的市场竞争环境和金融环境;完善文化产业基金管理。目前文化产业基金仍是国家主导,监管力度需进步一加强。同时,规范文化产业基金使用并出台相关政策,使得文化产业得到基金持续支持。

  加强商业银行金融服务能力。商业银行是文化产业融资的最重要主体,提高其文化金融业务服务对文化产业风险防范有积极作用。建议如下:创新银行金融产品业务,开发新型金融产品组合,进一步激发文化产业银行融资活力。创新性的金融文化产品可抵御文化产品在市场中的高风险,容易获取投资者青睐、吸取民间资本,从而解决中小型文化企业的融资难题。尝试构建针对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金融风险评估制度体系,强化与第三方评估机构合作,对文化产品及其衍生品进行市场定价。从专业化、标准化角度评价并进行风险评级,将文化企业投融资风险量化控制,发挥商业银行投资文化产业的积极作用。建立健全银行风险管控体系,可成立专门组织关注文化产业在金融市场的变化,实时了解文化企业发展状态,同时培养银行人员的文化产业领域专业知识及业务水平,进一步完善银行对文化产业的风险管控。

  增强征信,实现信息对称。文化产业金融市场采取双向征信的征信制度,一方面是对文化产品和服务创造者与生产者的信用评价,另一方面是银行、金融机构等文化产业投资者的信用评价。所以征信市场的信息对称程度至关重要。文化企业应公开金融市场交易信息,增加投资者对文化企业的了解程度,实现信息对称。在如今的大数据时代,建立详细的文化产业征信数据库,并录入相关的商品市场、金融市场、文化产业、银行信用等数据,搭建信息交流平台激发银行、金融机构等投资者活力,同时文化产业获得更为稳定的投资来源。

  完善文化产业基金管控。文化产业基金本质上是为扶持文化产业持续发展的一种特殊金融模式,需进一步完善文化产业基金组织及配套服务管理体制建设。对于发达地区文化产业发展,需注重对文化产业孵化基金的使用,扶持基金向多文化领域发展,防止出现同质化基金使用。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和金融监管制度,严格合理使用基金,文化产业专业化人才培育,无形资产价值评估等一系列配套服务建设。欠发达地区,仍要以政府集资为主,同时可吸引民间资本、外资企业入股基金,实现政府引导并与民间资本共担风险。政府起到积极引导作用,区域性协调产业基金投资及使用,注重基金回流管理,以期实现可持续使用。同时加强基金监管,政府监管、企业监管、第三方监管三方共同管制,对基金使用过程严格监管,明确基金流向并对基金使用情况进行及时评估,决定是否进行基金持续支持。

  注重培养“文化金融”人才。文化产业金融领域亟需文化金融复合型人才,随着文化产业与金融市场的深度融合,银行、金融机构、保险公司等都逐渐向文化产业拓展业务,新型文化产品、金融服务、银行业务等都需要专业型人才,既需要熟悉金融行业等各种参与主体业务,又要了解文化产业领域发展状况。随着文化产业多元化发展,其细分行业越来越多且都各具特色,需要针对不同文化企业特点采取相应的金融服务,对金融人才要求即掌握各种金融工具,又要熟悉文化企业发展。所以,金融市场应广泛吸收“文化-金融”复合型人才,为扩展文化金融领域提供人力资源支持和智库支持。尤其是当今各金融债券机构、信托公司、商业银行等专门成立与文化产业合作的金融服务项目,亟需人才助力,“文化-金融”复合型人才培养与成长需要较长周期,建议金融机构可尝试聘用文化企业产业管理人员或与文化企业进行项目合作,并让员工进行业务融合,同时还可与高校开展人才定制服务等方式,从而相尽快培养出文化金融实用性人才,以解文化金融市场燃眉之急。

   引进保险行业激活文化产业发展。目前,中国保险业已开始涉入文化产业的金融市场,文化产业保险无法避免地呈现出保险业务不成熟、保险产品单一、专业人才缺乏,导致保险业难以开展与文化金融相关的业务。但保险行业日益竞争使得保险公司进入文化产业趋势不减,为促进保险业融入文化产业金融市场,必须综合考虑保险业、金融业和文化企业三主体间的关系。保险业必须尝试突破传统文化产业融资模式,可以尝试“贷款保险+公众责任险+无形资产险+保险融资”令保险业逐步渗透到文化产业金融的各个参与主体,从而激活保险业进而扩张文化产业融资渠道,并且可为文化企业提供担保。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