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马:没九二共识就不可能维持现状(全文)
http://www.CRNTT.com   2018-11-07 11:52:40


马英九出席“马习会三周年政策研讨会”并致词。(中评社 倪鸿祥摄)
  中评社台北11月7日电(记者 倪鸿祥)马英九今天上午在“马习会三周年政策研讨会”指出,政府的两岸政策失败,让民众不满、不耐,也造成社会撕裂、中间消失,统独两极分化更为明显。他强调,没有“九二共识”,就不可能维持现状这一点非常重要,可是蔡政府似乎却不知道,也迄今无法提出取代“九二共识”的替代方案。

  “习马会”于2015年11月7日在新加坡举行,今天届满三周年,马英九基金会上午在台湾大学法学院霖泽馆国际会议厅举行“马习会三周年政策研讨会”,马英九亲自出席致词,提出“马习会”与坚持“九二共识”的重要性。

  以下是马英九致词全文:

  三年前(2015年)的今天,我与中国大陆领导人习近平先生在新加坡会面,我们两人在全球媒体的见证下,“穿越66年的时空,伸手相握,握着两岸的过去与未来,也握着中华民族振兴的希望”,期盼共同努力,为两岸万世开太平。

  壹、穿越66年时空 马习会搭建和平大桥

  回顾“马习会”对于两岸关系发展,达成几项重要成果:

  第一,这是两岸隔海分治66年以来,双方领导人第一次的会谈,让全世界都看到,海峡两岸领导人已经建立以和平方式解决彼此争端的机制。

  第二,这是1992年两岸达成“九二共识”23年来,两岸领导人第一次同时联手为“九二共识”背书,认定它是两岸共同的政治基础。我更在当时正式会议中说明“我方”“九二共识,一中各表”不会表到“两个中国、一中一台,或台湾独立”因为这都是“中华民国宪法”所不允许的。

  第三,“马习会”为两岸搭建了一座跨海的和平大桥,建立起双方领导人对等尊严、平起平坐,当面对话的新模式,也让未来的领导人得以遵循比照,延续和平交流与互利双赢。

  “马习会”不是历史的偶然,而是两岸双方七年多来共同努力耕耘、累积了足够的政治互信后才得以实现的成果。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就曾评论,“马习会”是中国大陆从1980年代以来,就两岸最核心的主权议题上所做的最大让步。

  不过,很遗憾的,虽然“马习会”为两岸搭起和平之桥,但随着政党轮替,台湾执政的民进党政府不愿接受“九二共识”,使得两岸丧失共同的政治基础,和平发展的愿景也就此落空。

贰、拒绝九二共识 两岸情势严峻

  “九二共识”是1992年两岸之间实质的政治协议,蔡政府不认同“九二共识”,等于是片面废止协议,两岸因此失去了互信,随之而来的就是双方关系恶化,不但官方的互动完全终止,并对台湾民生经济、政治外交等各方面产生巨大冲击。

  这两年,我们看到大陆来台的访客大量减少,今年和前年相比,估计减少200万人次,几乎腰斩,交通、餐饮、旅馆、百货、民宿、夜市等观光产业都受到重大冲击,有的已经陷入困境,求售无门。过去日月潭、阿里山陆客人潮汹涌的盛况已一去不返,有当地商家告诉我,他们现在几乎是周休五日;而各种农渔产品无法销往大陆,更让农渔民生计受害,苦不堪言。刚才放映的影片,真实反映了台湾社会所遭遇的冲击与民众的心声。

  过去因两岸关系改善而产生的外溢效果,也不复存在,台湾已连续两年无法参加世界卫生大会(WHA),这是“我国”从1971年失去联合国代表权后,暌违38年、经“我国”费尽心力争取、得以自2009年起连续出席8年的重要联合国专门机构;另一个暌违42年后能再次参加的联合国专门机构-国际民航组织(ICAO)年会,我们也同样无法出席。两年多来我们还失去了5个邦交国,更有6个在无邦交国的代表机构被要求更名,其中一个甚至被迫迁离首都;另外,还有44家国际航空公司的网站上,“我国”的名称被矮化,国际空间受到大幅紧缩。

  在两岸冷对抗之下,很多两岸事务大陆不再与台湾谘商,不但单方面启动靠近台海中线的M503航路与三条联络线,又频频派出军机绕台飞行;另外,还片面提出惠台31项措施,吸引台湾人才,并单方面对台胞提供“居住证”;在外国被捕的“我国”籍诈骗犯,各国多是径自遣返大陆,不再“我方”商量,2009年两岸建立的共同打击犯罪机制因此中断。面对种种不利状况,蔡政府除了口头抗议外,可说是束手无策。

  两岸关系在我任内8年曾经达到60多年来最和平繁荣的阶段,如今逐渐烟消云散,两岸本来可以共存共荣,但现在却如同寇雠,怎不令人痛心?两岸的未来,怎不令人忧心?

  参、两岸政策失败 奢谈维持现状

  现在两岸关系日益恶化,不见改善迹象,多份民调都指出,大多数民众对于政府的两岸政策感到不满,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蔡英文不断强调“维持现状”,但主张维持现状民众的比率却明显下滑,日前台湾民意基金会的民调甚至显示,支持两岸“未来统一”的比率超越“维持现状”。

  陆委会8月份的民调除“永远维持现状”由前年(2016.08)的三成一大幅跌落至二成三(23.2%)外,并是23年来首见支持“尽快统一”(4.5%)超越“尽快宣布独立”(4.1%);陆委会本(11)月所公布的最新民调更显示,主张两岸“维持现状,以后走向统一”的有一成六(16%),是近10年来最高,也是10年内首次高于“维持现状,以后走向独立”(14%),这次民调还显示,主张“尽快独立”的民众达8.6%,同样创下10年来新高。

  很显然的,政府的两岸政策失败,让民众不满、不耐,也造成社会撕裂、中间消失,统独两极分化更为明显。

  我要再次强调,要维持两岸现状,就不能拒绝“九二共识,一中各表”,“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发展的关键,两岸关系与“九二共识”彼此是“相合则旺,相离则荡,相反则伤”,没有“九二共识”,就不可能维持现状这一点非常重要,可是蔡政府似乎却不知道,也迄今无法提出取代“九二共识”的替代方案。

  肆、回归“宪法”架构 思考两岸未来

  根据1991年“中华民国宪法”增修条文第11条,两岸关系的“宪法”定位是“一个“中华民国”、两个地区─自由地区与大陆地区”,根据此一定位制定的“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是推动两岸关系的重要依据,就是因为有了这些依据,才能达成“九二共识、一中各表”;“中华民国宪法”与“九二共识”是一体的两面,回归到“宪法”架构下推动两岸关系,两岸关系才能够顺畅发展,这才是维护国家利益的最佳策略。

  1991年“修宪”时,“宪法”增修条文序言特别提到,“为因应国家统一前之需要,增修本“宪法”条文如左”,所以“中华民国宪法”当然“不排除国家统一”,但并没有订定时间表,同时,未来不管哪一方提出有关国家统一的方案,都必须采取和平的方式并遵守民主的程序,循序渐进,才能让台湾人民接受;而到目前为止,相关条件都还没有成熟,需要两岸积极创造有利条件。

  我们认为,依据“宪法”的精神,思考两岸的未来,我们不能排除统一的选项,但绝不会推动“台独”、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也反对使用武力,换言之,我们目前以“不排斥统一,不支持“台独”,不使用武力”的原则维持两岸和平发展现状,对台湾才是最佳选择。

  我也要再次提醒,第一,两岸都应该正视“一中各表”的法理基础与正面价值,尤其大陆官媒及部分人士不要无谓的攻击“一中各表”,“中华民国”是拒绝“台独”的最佳屏障,唯有“中华民国”存在,“台独”才不可能实现,“一中各表”更是两岸和平发展的重要基础。
 
  第二,两岸关系要改善,两岸必须自行协商,无法假手美国、日本或其他第三国。依赖第三国介入,可能并无帮助,甚至有负面效果。这一点美国与日本都十分瞭解,这也是为什么他们都肯定并鼓励两岸以和平方式自行协商解决双方的歧见,而不愿介入。美日两国对“马习会”的正面肯定,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