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 
中评专访:冯哲以儒话两岸
http://www.CRNTT.com   2018-10-03 00:15:10


 
  读了《论语》之后会懂得一些东西,但真正的懂则是要通过实践获得。孔子的精神不是抽象的,是落实在现实生活当中的,也就是说,我们要在衣食住行中去实践孔子的精神。比如,《中庸》曾讲,“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这句话颇有深意。吃饭是生活中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了,人在吃饭时是否会想到大地、阳光雨露、农人的辛苦、搬运人的劳累、做饭人的心意?所以人就需要沉淀并凝练自己,没有一个安静的用餐环境很难想到这些。相反,人若是可以专注用餐就可以体察食物背后的背景,使自己对食物有感。

  通过有节制的行为让自己的心里有觉知,这就是孔子的教化。孔子的教化可以使人更加清晰、更加清朗地了解自己,同时也使人对万物有感,并可以对万物表达出自己的敬意。这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世间万物的关系方能和谐。孔子的教化就是在生活中、在一言一行和视听言动中去实践。夫子说“礼”是“克己复礼”,其实是对视听言动有觉知,表面看是节制,实际上是让心变得严整,不能懈怠昏沉,让人的生命在某种程度上变得具有很强的精神性。这并不是一个外在动作的约束,而是夫子教育和儒家教化中很内涵的一部分。

  孔子的每一句话都不是空话,而是透过很细微的行为来对人进行教化,透过生活行为训练人,透过身边的事事物物来修练人,从身边开始,从当下开始。因此,不能只读书,还要实践。书懂了更要转化到具体的行为中去。这也是中国人很特别的地方。西方人更多是想,中国人除了想之外,更多是做。通过夫子教会了我们,怎样可以更卓越。

  书院(四海孔子书院)就是贯彻孔子的礼乐之教,透由生活,透由建构一种氛围,形成一种生活方式。书院的教育与近现代中国引进西学、知识分科的标准化教育相比有很大的不同。书院更重视的是生活,更注重的是建构氛围,更注重的是具体的实践。比如,书院要求早起,因为早起可保持元气和生机。上天提供了灿烂的阳光和新鲜的空气,睡懒觉就是辜负了这种恩赐。还有习劳,把身体投入进劳动之中,劳动时专注、认真、完整、投入,可以让心变严整,心气发生变化。吃饭之前,孩子们也需要做好心意的准备,做好吃饭的准备,并保持安静。饭堂如教堂,大家进入饭堂要准确、肃正,饭前要礼拜夫子,给夫子上香并鞠躬,做餐前感恩 。感恩让人谦卑,不懂感恩的人会变得骄傲和自大。

  从早起、到劳动再到吃饭,孔子的教育理念被落实在了日常生活中,书院(四海孔子书院)每天都如此。我以为,重要的事情“事必过三”。重要的事情要成为生活的内容和生活的习惯,让其自然化成。这种教化并不是强迫和纪律,而是自然化成,通过生活内容、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去教化。早起习劳吃饭走路莫不如此。这是把夫子之教落实到生活中,成为生活内容和生活方式。这是中国人的教化方式。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