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无论有什么“需要”也不能虚构“神童”
http://www.CRNTT.com   2017-12-11 23:47:09


  6岁设计程序,8岁研发云计算平台,14岁签约“麻省理工大学”,山东莱阳“神童少年”的经历,引发广泛质疑。12月8日下午,“神童少年”相关资料撰写方,山东省莱阳市教育体育局宣传处向媒体证实,他的个人信息是“宣传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将对真实性展开核查。

  虽然当下不是对“神童少年”顶礼膜拜的时代,但对于出现的“神童少年”,人们还是会抱以尊敬的态度,自然也不会轻易放过宣传机会。宣传“神童”的前提,应当是这个孩子的确很“神”,可谁能想到,山东莱阳的所谓“神童”,竟然是因为“宣传需要”而虚构出来的。

  都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放在网络上,网友的眼睛是雪亮的,对于经不起推敲的所谓“神童”,人们是很容易发现漏洞和矛盾点的。诚然,在跟风潮中,一些媒体可能会没有进行必要的审查,或是随手就是转发了,这使得一些“伪神童”被以讹传讹,但如果不是“真金”,是经不起网友的“火眼金睛”,因此,很快,“神童少年”引发广泛质疑。

  质疑者指出,麻省理工全称“麻省理工学院”(MIT),而非“麻省理工大学”,也没有开设“预科”。MIT本科入学申请截止日期是11月15日(春季入学)和3月15日(秋季入学),不存在“10月13日签约”一说;“神童少年”参加幷获奖的“ACPC国际大赛”,无官网,也无组织方信息。此外,其与不同高校往来的邮件,发件人均为同一人“davidlee”,存在疑点。面对质疑,是不可能再继续装聋作哑的,谎言也就会很快被揭穿。

  探究“神童少年”的出笼,颇具讽刺,竟然是出于“宣传需要”,只是最需要质疑的是,是谁的“宣传需要”?在自己管辖的范围内出现一个“神童少年”,是宣传“富矿”,在利益链条上的每一个环节都会受益,而当事人虽然明知道自己的成绩是假的,但接踵而来的利益恐怕难以开口说出真相,而报道者更是像发现了“新大陆”,可以凭借“神童少年”让自己获得更多的利更大的名。

  据说,虚构“神童”的稿件是某宣传员所写,可相关人员为何在“神童少年”前迷失了方向?相关人员或许也不相信所谓“神童”,但不愿意失去这么一个耀眼的“宣传点”。假的真不了,真相永远只有一个,当虚假的宣传退去之后,最受伤害的可能是那个少年。

  无论有什么样的“需要”,虚构“神童”都是害人害己、聪明反被聪明误,因为在信息发达的网络时代,假的“神童”再也骗不了任何人。(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前溪)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