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三地消协约谈“小天才” 教育智能硬件敲警钟
http://www.CRNTT.com   2022-07-21 18:54:09


 
  不容忽视的是,“小天才”此次的产品内容问题,也为整个智能教育硬件产业敲响了警钟。在教育智能硬件越来越被当成一门好生意的当下,如何做好内容把控,成为厂商们共同面临的新考题,堵住硬件上的“软漏洞”也迫在眉睫。

专项行动加速监管

  “从这次‘小天才’事件来看,问题没出在硬件上,而是出在软件上。”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辉看来,关键在于要解决软硬件搭载的不合规。“不光要对教育内容设置规范,对这类产品也要设立行业规定。”

  “硬件厂商不能做内容,所以他们在内容维度更多的是去接入大量ICP(网络内容服务商),当对ICP审核不严的时候,就会出现像这样的问题。”葛文伟表示,“想要减少类似的情况出现就要再进一步加大审核,加大对内容供应商资质的审核。”

  葛文伟指出,从监管层面来看,目前对教育智能硬件内容还存在监管不到的死角。“当然,随着‘双减’一周年的落地,未来的监管会更加有条理和针对性,对教育智能硬件内容的监管一定是跑不掉的,企业也不能抱着‘打擦边球’的心态。”

  暑假已至,据公开信息显示,中央网信办等部门将组织开展为期两个月的专项行动,聚焦未成年人使用频率高的短视频直播、社交、学习类App、网络游戏、电商、儿童智能设备等平台,集中解决涉未成年人问题乱象。其中特别提及将强化对专门供未成年人使用的智能手表、智能音箱、平板电脑、早教故事机等智能设备信息的内容管理,排查语音、视频、文字、图片、游戏等场景,全面清理违法不良信息。

  此外,广科咨询首席策略师沈萌谈到,当下市场中的儿童电子产品,有不少是靠着瞄准家长偏好、煽动育儿焦虑来获得销量,需求上的“错位”注定令其难以久长。但从家长一方来说,其消费既不理性也不客观,只是从自己心理满足出发,认为买了自己就尽到了责任,是在给自己从心理层面卸责。儿童电子产品的内容可以通过市场监管,但儿童成长则必须有家长的关心和陪伴。(来源:北京商报 记者:赵博宇、王柱力)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