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处罚仅限摩托车”:用政策调适给“疯狂头盔”退烧
http://www.CRNTT.com   2020-05-22 19:43:08


 
  这些举措来得很有必要,但更多的是着眼于供应端与流通环节。头盔价格急剧上涨,本质上是政策连锁反应向头盔产品市场层面的溢出,源于需求量猛增,而产能一时跟不上。而要将头盔价格降下来,也需要从需求端发力。

  公安部的政策调适,就有利于将陡峭的需求曲线拉得更平缓,避免需求瞬时扎堆为“抬价”“炒作”留下巨大空间。

  统计显示,我国摩托车保有量在9000万辆左右,电动自动车近3亿辆,但佩戴头盔率较低,以浙江为例,佩戴率仅30%左右。若要短时间内同时满足,产能注定承压。当此之时,执法处罚暂时对电动自行车“豁免”,给其缓冲期,也能实现需求分流,以过渡期拉长减缓需求猛增带给头盔产品市场的冲击,也给产能匹配以时间和空间。

  不是强行干预价格,而是用政策调适带动需求一侧的变化,对头盔价格猛涨进行“釜底抽薪”,本质上,也是以市场化的方式给“过热”的头盔产品市场降温。

  事实上,此次政策调整,幷不等于搁置安全管理,只是在平衡兼顾的基础上顾及了轻重缓急,这也跟现行《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中戴头盔规定主要限于“摩托车驾驶人及乘坐人员”契合。

  某种程度上,公安部的政策口径调整,也是因时而动、因事而新。而此类“因时而动”的调整,更广谱的价值在于其问题解决思路:不是直接强力干预市场,而是让市场的归市场,通过赋予政策灵活性去减少对供需关系的影响,增加市场预期稳定性。这样一来,既能确保“无形的手”与“有形的手”各归其位,也能带来更好的市场效果。

  给“疯狂头盔”退烧,需要依靠市场化办法,也需要政策善为。而将“头盔新政”执法处罚范围及时调整,就彰显了拿捏好政策力度的重要性,也体现了市场跟监管动态平衡的必要性。应对“疯狂头盔”之类的问题,也该多些这样的妥善拿捏和平衡。(来源:新京报 作者:畲宗明)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