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武汉推进“应收尽收”,如何做?难在哪?
http://www.CRNTT.com   2020-02-12 18:01:04


 
  首先,随着疫情发展,公众特别是疑似患者和确诊患者的精神压力持续加大。

  金建涛说:“我们每天要处理很多群众诉求,个别群众为了入院治疗,行为也比较极端。我们很能理解他们的焦虑心情,但是一方面床位确实有限,无法满足所有人的住院要求,另一方面,这些患者的症状相比其他重症患者还算较轻,在目前情况下,我们只能先安排他们在集中隔离点进行治疗。但是应对此类情况,给他们做解释、安抚工作,耗费了我们大量的工作精力。”

  此外,记者发现,各街道社区人员工作压力较大,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减员情况,进一步影响了基层工作的推进。

  “现在大家都非常拼,承受了很大压力下,很多街道社区都出现了减员。有累倒的,也有一些是感染的,因为我们难免要跟病人接触,存在感染风险。但是大家普遍从心理上已经度过了恐惧阶段,不是怕自己感染有生命危险,而是怕自己感染了,本来就人少事多的社区工作怎么办?”一位王姓社区负责人说。

  此外,街道社区普遍面临的重要问题是医护人员配备不足。记者发现,这个问题在武汉各社区广泛存在,也对社区的“应收尽收”工作构成了最大压力。

  “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可以加班加点,干不过来还有很多居民志愿者在帮忙。但是医护工作专业性很强,其他人是无法替代的。扩充集中隔离点容量相对容易,但是我们一个隔离点要求配置五医五护,实际上目前达不到这一水平,多数只有两医两护。人收进去了,医护人员如何照看的了?他们工作强度非常大。所以我们最大的需求,就是能有更多医护人员帮助我们。”金建涛说。

  武汉各级政府部门也在对此问题出台应对举措。近日,武汉市蔡甸区发布公告:倡议65岁以下的离退休和个人医务工作者投身抗击疫情战场,该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将提供周全的防控措施和医疗物资,保障个人安全。同时,每天给以一定的生活补助,疫情结束后,颁发荣誉证书。(来源:经济日报 记者:袁勇)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