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与其“虐星”博眼球,不如让艺人回归本职
http://www.CRNTT.com   2019-11-29 19:08:59


 
  为在泛滥的同类节目中突出重围,为在广告招商时获取品牌方注意力,许多真人秀与娱乐综艺都以出位的“综艺效果”“极限时刻”当卖点。于是观众看见,嘉宾的“咖位”、人气,要争;节目设置的新奇、刺激,要争;庸俗、低俗乃至恶俗的笑料,也要争。甚至,许多时候节目为了追求“极限时刻”而不关机,以期录下嘉宾被逼到绝境时的本能反应。这一切都只是为了制造一个又一个明星们披头散发、狼狈不堪或让人心惊肉跳的“高能预警”场面。

  当制作方的底线在“流量思维”“博眼球”“争出位”的左右下变得越来越模糊,节目早就偏离了初衷:寓教于乐只剩娱乐至死;有意思更要有意义,徒留博君一笑。

  而从另一层面看,经纪公司对于各类综艺趋之若鹜的态度也很值得反思。通常来说,让旗下艺人出演一部影视作品,周期长、资金回流慢。相比之下,参与一档娱乐综艺所获的经济利益可观得多、容易得多。因而,为艺人签约参加来钱多、来钱快的娱乐综艺,是许多经纪公司的不二选择。

  甚至,在资本的诱惑下,经纪公司常将营销前置、曝光率前置,在宣传期内不断将艺人推向各类“通告”。似乎行程单有多满多密集,考量着一个经纪团队的业务能力、相关明星的“红火”指数。曾经,张艺兴在录制综艺时虚脱,被其他艺人背离现场,就与他之前连轴转、连续多日每天只睡三小时密不可分。

  当平台方、制作方、经纪公司在“流量思维”和资本意识的左右下,不断将艺人拽进真人秀,影视作品里的好演员越来越少,舞台上的好歌手、好舞者越来越少,被一个不健康综艺生态当成“摇钱树”的却越来越多。

  悲剧太过沉重,一条鲜活生命理应引起各方反思——绝不该为收视率、点击量而炮制那么多有违常理的“挑战”;绝不该为多赚快跑而把艺人推向无止境的“通告”。就让他们专注于本职,在各自专业的领域发光发热吧。(来源:文汇报 作者:王彦)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