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为什么不必担心长期“吃不起猪肉”?
http://www.CRNTT.com   2019-09-03 21:27:14


 
  影响产品价格与产量的因素很多。上游产业链,比如玉米等饲料价格;下游的替代产品,比如鱼肉、鸡肉都会影响到某种产品的价格。

  实际情况则更加复杂。理论上,现在规模养猪场的生猪出栏时间一般为6-7个月。宰杀重量大约在95-110公斤。但这只是小猪长到90-100公斤的时间,而小猪不能从石头里蹦出来,是母猪生出来的。

  实际上“猪周期”循环轨迹一般是:肉价高-母猪存栏量大增-生猪供应增加-肉价下跌-大量淘汰母猪-生猪供应减少-肉价上涨。我国生猪业已出现多次周期性波动,而一轮周期大约在4年,从产量低到产量高,周期大约要两年。现在各种原因关闭猪场、猪瘟流行,都会波及母猪的存栏量。所以这轮生猪的周期要完全恢复,按以往的经验,也需要一定的时间——但这也会受多重因素影响。

猪肉价格波动,养殖者不会无动于衷

  即便恢复起来需要点时间,问题也不大。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监测信息处处长辛国昌的说法是成立的——他表示,从肉类总体供应看,考虑到替代品生产发展较快、猪肉消费下降、进口增加等因素,今年肉类供应是有保障的。

  一是,猪肉替代品生产增势明显。据监测,上半年鸡肉产量增长13.5%,水禽增加更快。鸡肉、水禽周期更短。而牛羊肉生产周期长,但也有所增加。二是,猪肉消费需求下降。非洲猪瘟疫情发生以来,猪肉消费受到抑制。1到6月集贸市场猪肉消费量同比下降12%。而价格上涨也会进一步抑制消费,预计全年猪肉需求量减少约10%。

  三是猪肉进口增加。上半年猪肉进口增长26.4%,预计后期还有增加余地。此外,部分屠宰企业冻猪肉库存量较高,加上中央和地方储备调节能力增强,都有利于促进猪肉市场均衡供应。

  此外,2018年,中国恩格尔系数降至28.4%,再创新低。而这意味着,食品开支在整体消费中占比不高,猪肉价格上涨不至于对生活造成无法弥补的影响。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