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澎湃新闻报道,7月28日,山东枣庄市台儿庄区人民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台儿庄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就“问题水泥监管人员表演‘哑语’”一事回应称,“已对该同志提出了严肃的批评教育。”
问题水泥是怎么回事,监管人员又为何要表演“哑语”呢?原来,今年3月份,河南鹿邑县志成实验学校为了扩建宿舍楼,购买了山东枣庄鹏源建材公司生产的25吨水泥。施工中校方发现这批水泥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用手一捏就变成了渣渣。因为事关孩子们的生命安全,学校随即向监管部门和媒体投诉进行维权。7月15日,山东枣庄市台儿庄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前往志成实验学校进行取样,面对央视记者采访忽然开始“装聋作哑”,只张嘴不出声。
这名工作人员的表现,让人觉得匪夷所思。其实,记者的提问很简单——“你们今天过来是做什么的?”答案就摆在那里,他们过来是要对问题水泥进行取样。这么简简单单一句话,犯得着用长达5分钟的表演“哑语”来蒙混遮掩吗?到底有什么不能说,有什么不敢说的?奥妙其实幷非工作人员的所谓“媒商”不够,而是他可能觉得自己行为的底气不太够。
这起事件涉及跨省的两个行政区,劣质水泥被曝光的地方在河南鹿邑,而水泥的生产企业却在山东枣庄。为了维权,学校方面曾自行取样送往河南淮阳的一家机构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为不合格。后来,河南鹿邑县市场监管局又将水泥取样送往安徽亳州的一家机构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同样为不合格。3月份发生的质量问题,4个月后山东枣庄台儿庄区监管部门又上门来进行“跨省取样”,难道是对河南鹿邑方面的检测结果不信任吗?
尽管山东方面的监管部门事后澄清,他们对前面的检测结果是认可的,但是人们仍然对其中到底有无“地域保护”的问题心存腹诽。央视前一天播出有关问题水泥的监督节目,台儿庄方面第二天即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涉事企业的两名当事人因涉嫌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被控制。看似雷厉风行,其实距离问题水泥事件发生已经过去了4个月。相关工作人员在央视镜头面前的“装聋作哑”,谁说不是一个辛辣的寓言呢?
一个微妙的细节是,此前学校方面要求赔偿被厂方拒绝,厂方拿出来的理由正是他们那边的检测结果是合格的。劣质建材的危害在一定程度上堪比食品,用手一捏就碎成渣渣的水泥,一旦被用到了房屋、桥梁等地方,其结果是要人命,而且不止一个人的命。志成实验学校及时发现问题水泥,对本校学生是万幸之事,对社会大众也同样是万幸之事。然而,此后的监管查处却如滴水抽丝一般艰难,这到底是为什么?
对监管者来说,严格监管就是职责和义务,装聋作哑就是渎职失职。(来源:潇湘晨报 潇湘晨报评论员:周东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