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年轻人盛行“夸夸群” 他们会迷失自我吗?
http://www.CRNTT.com   2019-03-19 14:55:03


  近日,中国年轻人中流行起了“夸夸群”。据悉,上海、湖北、陕西、黑龙江、山东等地的大学,都纷纷建立了自己的“夸夸群”。一些嗅觉灵敏的商家,干脆在网络平台上卖“夸人服务”。一些声音担心“夸夸群”可能会让人迷失自我、没有勇气面对现实。

  “夸夸群”,其实是之前“互骂群”的变体。进入“夸夸群”的,有些人是被无意“拉进去”的,有些人则是付钱后进来的,但无论是哪种方式,只需要说上“求夸”两字,赞美之词便会连绵不绝而来。即便这些话明明是假话,但还是有人愿意听,还是有人愿“进群”。

  求夸赞、求赞赏,在很多人看来这是未成年人(尤其是儿童)才会有的需求。但其实,成年人也有旺盛的求赞需求,可偏偏这个时候供给严重不足。小时候快乐很简单,长大后简单是快乐。问题是,很多时候,不是不想简单,而是巨大的压力、繁重的学业、复杂的社会让人无法简单下来,却平添了忧愁、烦躁、郁闷、失落等情绪。

  中国传统观念里,谦虚才是美德,求夸显得“政治不正确”。如果向周边熟人求夸,非但不能如愿以偿,反倒可能招来一通戏谑。

  每个人在现实生活中都有固定的“人设”,“求夸”则可能打破这种设定,给自己的人际关系网“减分”。

  互联网的特征是陌生化和匿名性,每个人可以卸去心理的伪装,尽情在这里宣泄压抑的情绪。“夸夸群”则让这些背负心理重压的人,找到了一个获得安慰、鼓励、自信的地方。经过几句毫不掩饰的赞美,很多人心中糟糕的“人间惨剧”,可能突然变得温暖而美丽。

  对求夸者来说,“夸夸群”弥补了他们的心理需求,对夸人者来说,“夸夸群”给别人带去了快乐。这是一种良性的心理互动模式。

  成年人都有较强判断力,他们明白“夸夸群”的套路,更明白它可以稀释焦虑和压力。认为“夸夸群”会让人迷失自我,这种观点有些杞人忧天了。与其在这个问题上纠结,倒不如探讨下如何为年轻人构建标本兼治的心理辅助机制,帮他们构建自信,纾解心结。毕竟,“夸夸群”这种排忧的方式,终归是一种互联网现象,会在喧嚣后归于平静。(来源:美国《侨报》 作者:钟海之)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