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享受“被夸”,解压放松还是自欺欺人?
http://www.CRNTT.com   2019-03-19 14:48:09


 
  和高校“夸夸群”相比,在淘宝购买的夸人服务具有更强的服务属性。那么,这些“夸友”从哪来?他们又为什么愿意在“夸夸群”里和人聊天呢?优卡是“夸夸群”的一位群友,她说,是室友将她拉入群的。“我们寝室6人都在夸夸群里,前两天夸人服务还不是很火,只要在两个群里夸人,然后通过抢管理员发的红包,一天能挣差不多30元钱。不过,我现在一个人就加入了7个群,应该能挣更多。”据介绍,在被夸对象进群前,管理员会告诉群友服务对象的大致信息以及可享受的服务等级。“夸夸群”还有严格的晋级机制,只要在群里表现得活跃,就有机会被拉入精品群,精品群里的红包更大一些。

希望通过被夸找到自我价值

  “夸夸群”为什么会火?华东师范大学经管书院团委书记杨亚星表示,“夸夸群”火爆折射出当代青年内心希望得到肯定和认可,在外界压力强和自我认同感弱的双重感知下,希望通过被夸找到自我价值。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严文华说:“在中国文化当中是没有夸奖和赞扬他人的传统的。‘夸夸群’的出现,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补偿。”作为一名心理咨询专家,他表示,夸奖别人其实是一项技术活。想夸得人心情舒畅,要运用心理咨询中的共感技术。共感当中有一类是假共感、伪共感,比如空洞的安慰、无条件的认同,甚至是无限度拔高对方的做法,在心理学上都属于此类。“仔细看一下夸赞的话语,大多是伪共感,比如完全认同对方的观点和做法,不考虑客观事实甚至颠倒是非。”大部分“夸夸群”都采用共感的方式去夸别人。“如果人们只是用它娱乐、当作生活调剂,这无可厚非。但如果依赖于它,将积极情绪的来源全部寄托于他人不着调的夸奖,就存在一定风险。”(来源:解放日报 记者:胡雨松)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