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浙江阅卷老师谈争议满分作文:别让引用“艺术”走向极端
http://www.CRNTT.com   2020-08-12 20:55:23


 
  可是不久,风向有些变了。批评声完全压倒支持声。在我们语文界,也有两大阵营,有些人叫好——觉得文章切题,引用恰当,甚至能反映出考生广博的知识面;有些人不叫好——觉得这样晦涩的文章不应该成为一个范文的导向,讲话比较极端一点的,甚至说要打零分。

  现在,各种声音都有,所以陈建新可能会面临一些压力。开头两天,陈建新会在群里说说自己的观点,和他的点评意见差不多。但今天(8月4日),我看他就没发言了。

  很奇怪的是,现在没有人说“这篇作文是我写的”。以前满分作文一流出来,马上就有人前来认领,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不过这或许也是好事,我觉得这个考生如果站出来,压力实在太大了。

“高考作文引用三巨头”被冷落

  这篇满分作文里,引用的素材基本来自国外,或许有一定历史因素。

  我曾参加高考作文阅卷好几年,那时也是陈建新做组长。我印象最深的是,他一开始非常反对套话。套话是什么?那时候(六七年前),学生引用的,都是我国古代名人的历史典故,例如屈原、苏轼、司马光。阅卷组负责人看到有学生引用苏轼、屈原、司马迁,就很反感。我当时改卷,他们(指阅卷负责人)指出“高考作文引用三巨头”(苏轼、屈原、司马迁),明确说引用这些的,不该打高分。

  这些意见经由阅卷老师传递到省内各个学校。到了现在,国内名人的话,很少有好学生引用,即使引用,也是引用当代一些人的名言,而不会是古人的。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