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 
布局20年!华为开辟鸿蒙背后的物联网“野心”
http://www.CRNTT.com   2019-08-19 16:28:56


 
  很明显,同微内核相对的就是宏内核,而自从计算机发明以来,其实用的都是宏内核。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国外开发的微内核的典型代表有Windows、iOS。简单来说,宏内核就是把很多东西装进内核,又被称为单内核,包括文件系统、进程管理、内存管理、声卡显卡驱动程序等,做一个类比,人脑在一定程度上相当于宏内核,不仅仅是信息交换中心,同时也是信息处理中心,指挥人体各部分进行行动。放到整个宏内核之中来看,宏内核本身作为母体中心,各个子程序需要实现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互动,而宏内核就充当了其中的“指挥者”。

  与之对比的微内核,其不负责指挥,仅仅是作为信息交换和存储功能,各部分子程序自行进行反应和行动,具有自主性。同样做一个类比,章鱼具有的就是类似于微内核特点的系统,章鱼的触角具有独立的神经,可以自己对外界做出应激反应。

  不管是宏内核还是微内核,都是Operationsystem操作系统的一种形式,目的主要是构筑硬件设备的底层逻辑框架,指挥硬件设备工作,同时满足外部软件的调用需要。简要概括宏内核和微内核的区别就是,微内核中,系统包括内核,但是内核不包括系统,而宏内核则是,内核和系统是一体的。

  很难去评定到底宏内核和微内核的优劣,重要的是看用于何处。如果执行比较单一的运算和硬件设备比较固定的情况下,宏内核的程序会有比较高的效率。

  但是从华为发布的架构图来看,其战略布局是从内核出发到多种应用,所以从这点来说,明显是微内核更加适合。

  但是,为何突出强调微内核的存在呢?

  华为在这个时候强调鸿蒙的微内核,无疑是在向更多的开发者传达这样的信息——我们也有了属于自己的可以无限外延的系统,我们也可以打造属于自己的生态,而幷不是需要掣肘于国外的安卓,甚至可以换句话来说,不用各种“英文”来敲代码,而是“中文”,当然,所谓文字不过是符号。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