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安倍登场小泉谢幕 中日关系仍难乐观
http://www.CRNTT.com   2006-09-22 09:16:51


2005年,安倍参拜靖国神社。
  9月20日,没有任何悬念,早就被一致看好的安倍晋三,在自己52岁生日的前一天,在自民党总裁选举中以464票的绝对优势当选第21任自民党总裁。本月26日,日本将举行临时国会会议,提名安倍晋三为首相,小泉政权至此划上句号。安倍向被外界认为是“最危险的民族主义者”,他是小泉最中意的接班人。安倍上台会将日本带向何方?安倍果真要沿着小泉政策走下去?在小泉操弄下跌至谷底的中日关系又将如何发展?本社汇选有关舆论,供读者参考。(评论员:柯 冠)


一、鹰派安倍上台 日本走向仍令忧虑

1、安倍其人 民族自负作风强硬思维保守
  在安倍高票当选自民党总裁后,美国媒体纷纷推测评论安倍晋三未来的政治方向,《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今日美国报》、《时代杂志》、《新闻周刊》都有论述,几乎都认为安倍天生就是保守派,定将日本推向狂热的民族主义路线。例如,美国杂志《时代》周刊就将安倍描述为“最危险的民族主义者”。(台湾《中国时报》)

  安倍曾放言:“作为世界领先国家,日本应该加入制定规则国家的行列,创造条件展开日本自己更为强势的外交。”“使用核武器不违背宪法”、“原子弹在宪法上不成为问题”、“使用远端弹道导弹在宪法上也不是问题。”其“鹰派强国论”让邻国尤其是中国深感不安。(韩国《朝鲜日报》)

  安倍的祖父即是甲级战犯岸信介,现在安倍所属的自民党森派,就是当年岸信介创立的。安倍一直都在为甲级战犯辩解。其个人网站上赫然写着:“我认为,甲级战犯不能被称为战争罪人。”他曾多次为小泉参拜靖国神社进行辩解。他说:“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是理所应当的,这是首相的责任。下任首相当然要继续参拜。”“我无法想像首相去参拜靖国神社,和支持或颂扬60年前的战争有何关系。”8月31日,即安倍正式宣布参选自民党总裁的前一天,他还在演讲中辩解说,靖国神社供奉甲级战犯牌位“没有问题”。此外,安倍晋三攻击中韩借历史问题“干涉日本内政”。他还暗中大力支持日本教科书清扫“自虐史观”,宣称“没有南京大屠杀”及慰安妇等问题。(马来西亚《南洋商报》)

  安倍晋三以著作《献给美丽国家》一书宣传其政见。旅居日本40年的德国记者Gebhard Hielscher指出:“安倍晋三虽然属于日本新一代政客,但是其思维却还停留在其祖父辈的冷战时代。他在书中,以及选举中都立志说要做一个‘战斗者’,要学其祖父岸信介一样,去和开明派战斗;但问题是现今的日本,他的敌人已经越来越少。他的口号,其实是在白喊,也让人不得不推测,他这次上台是早看准了自己在推行日本全保守化上将取得胜利。”(新加坡《联合早报》)

2、三大原因 安倍毫无悬念高票当选党魁
  安倍生于1954年9月21日,不到52岁的他在日本政坛可谓彻头彻尾的“小字辈”。安倍1993年才当选为日本众议员,此后一帆风顺,短短13年时间,就一跃登上日本政权的巅峰。日本人为何选择安倍晋三?

  第一,安倍出身政治世家,曾祖父安倍宽为众院议员,外祖父岸信介是原日本首相,外叔祖父佐藤荣作也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保守派首相,父亲安倍晋太郎官至外相。如此显赫的家庭背景使安倍被日本媒体称为“纯种的政治家”。

  第二,继承小泉时尚衣钵。善用个人魅力获取政治资本,可以说安倍是得到了“导师”小泉的真传。安倍一表人才,谈吐温和,出道后很快就成为日本妇女杂志及电视观众喜爱的专访物件。9月10日,日本报纸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54%的日本选民把安倍作为最适合担任下届首相的人选。调查发现,大部分女选民成为安倍阵营的重要力量。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只有11%的被调查者知道安倍的竞选纲领。(福建《海峡都市报》)

  第三,日本民众的国民性是安倍当选的最重要原因。在小泉一口气任首相五年之后,日本民众已对小泉的说一不二的对内对外强硬路线习惯了被动接受。所以眼下自觉软弱的日本民众渴望另一个强势政治首脑的出现,想找一个强硬的领路人,而安倍就是这样一个合适的人选。他的最大的政治资本就是在朝鲜绑架日本人质问题上强硬,主张对朝鲜进行经济制裁,姿态甚于小泉,让日本人刮目相看。在自民党总裁竞选中,安倍的外交政策思路就是塑造“强有力的日本”。(日本《日本新华侨报》)

3、安倍上台 日本或将重走军国主义路线
  据称,安倍有三个梦想:修宪、建军、攻朝。在小泉任内,日本在战后首次把自卫队部队派往战争尚未结束的伊拉克。而安倍晋三则想走得更远,他把修改美国人撰写的日本宪法作为上任后的头等大事,要把自卫队变成自卫军,能与美国并肩作战。安倍曾公开说:“修宪或制订一部新宪法将是政治日程上的事。”他就任后当然会积极推动,即使不能产生一部新宪法,也要把现行宪法第九条的“非战条款”删去,而一旦去掉这个限制,日本就可以毫无忌惮地扩军,甚至制造核武。

  安倍晋三的一名顾问说:“他是新保守主义事业的拥护者。”他对朝鲜采取强硬立场,声称将在朝鲜可能攻击日本前向朝鲜导弹基地发动先发制人地打击,在选民中博得一阵“喝彩”。(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

  9月12日,日本自民党前副总裁、防卫小组委员长山崎拓表示,安倍的历史观以及战争观,会带领日本回归二战前所走的军事大国路线。日本一些评论家认为安倍远较小泉纯一郎更右倾,他的历史观与战争观完全是以狭隘的民族主义为出发点,他认为太平洋战争是保卫战,是日本为了生存的战争。日本数十年来受了委屈,现在是重新抬头的时期。

  山崎拓说:“小泉纯一郎在位5年,防卫费并没增加。轮到安倍上台,我认为他会展开全方位扩军。”(新加坡《联合早报》)


二、能否开启安倍时代 现时言之尚早

1、日本政情复杂 首相十年九换
  放眼日本政坛,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首相更替。大部分首相都只在位一到两年之间,只有战后初期的吉田茂和80年代的中曾根康弘任满5年。1989年至今,日本政府已换了9位首相,任期最长的2年,最短的只有1个多月,小泉内阁是战后第三个长期执政内阁。日本首相为何会如此频繁地“改朝换代”,究其原因,无外乎政治结构和经济形势两个因素。

  战后,自民党一直是日本最大的政党,自1955年成立以来,自民党长期统治日本,其他各党的力量根本无法与之抗衡。自民党内大小分成了十几个派别,各个派别在党内争权夺利,扩大势力范围。自民党总裁每隔两年选举一次,各派首领都虎视眈眈地盯着总裁宝座。并且自民党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总裁一般不能连任,由各派首领轮流“坐庄”。由于日本国会4年选举一次,如果执政的自民党在选举中失败,下届总裁就当不上首相;如果哪个主流派想连任,其他各派就会联合起来把他赶走。

  这种政治体制阻碍了日本经济复苏。每届政府虽然都制定了振兴经济计画,但计画却因政府更换频繁而常常胎死腹中;而下届政府为显示自己的特色,一般不会采用上届政府的计画。从90年代初开始,日本经济就在结构性的经济衰退所产生的恶性循环中痛苦挣扎。对于如此经济现状,首相在失去公众信任后,只有辞职了事。(北京国际线上)

  在任期中,小泉集政府与执政党的权力于一身,是日本政界史上少有的“强势首相”。据分析,小泉之所以能长期执政,秘诀有三:冷酷无情、超级好运、独断人事。

  在极其讲究派系出身的日本政坛里,小泉的冷酷无情显得格外突出。去年,邮政改革法案受到否决,小泉马上解散众议院;放逐党内“造反组”,为防他们重返众议院还在选区里安排“刺客”候补围追堵截;面对抗议之声小泉硬是回应,“就算被杀掉也无所谓”“我就是冷血”。在激烈选战中,小泉甚至抛出狠话,“如果不支持我,那就是无用之人,就算是以前关照过我,当权者就是这样。”

  此外,小泉将自己长期执政的原因归纳为“运气”。除了2005年的众议院大选意外取得大胜,2002年小泉访问北朝鲜也是他“超级好运”的例子。当年小泉在一片反对声浪中,实现了历史上首次日朝首脑会谈,并使得北朝鲜对“绑架人质”事件进行道歉,原本已经开始下滑的人气强势反弹。

  据称,小泉人事的最大特点就是事前捂得严严实实,无视派系意见,采取专横独断的人事任免程式。最能体现这一绝招的,就是小泉不顾反对声浪,坚持任命不是公务员出身的竹中平藏担任总务大臣。而安倍虽然挟极高人气上位,但若想做满5年,仍属相当不易。(日本《每日新闻》)

2、安倍政府上路 面临三重关卡
  由于在此之前政绩几乎为零,安倍面临着缺乏经验的尴尬,特别是在保持日本目前经济发展势头方面,他此前提出的经济改革策略非常模糊甚至自相矛盾,无法令人信服。(上海《第一财经日报》)

  选举关——明年7月的参议院选举将成为日本后小泉时代的一场“重大政治战役”。目前民主党党首小泽一郎已经宣布,他届时要组成一个反对党联盟。小泽一郎号称日本自民党最怕的人,有专家认为,年轻的安倍政治经验不够丰富,党内也缺乏足够的人脉,老谋深算的小泽一郎极有可能在选举中给安倍一个“下马威”。(广州《广州日报》)

  改革关——小泉留下了一个规模惊人的经济改革计画,安倍必须把改革进行下去。从目前形势看,小泉把能给自己加分的改革都启动了,留给安倍晋三的都是些艰巨任务:提高消费税、财政重建、教育改正法、国民投票法等。此外,日本的人口多年来一直持续负增长,这也是困扰日本政府的一大难题。

  内斗关——安倍上任后,他要面对的最大问题将来自自民党内部。目前的形势已经使安倍陷入两难境地,因为要备战明年选举,就不得不团结各方力量;而要团结被小泉赶出去的“反改革者”,就会与安倍宣传的“改革”背道而驰,他的支持率也会随之下降。对安倍来说,保持党内团结和获取民众支持,是一对矛盾。(四川新闻网)

3、三大难题困扰 安倍施政非易
  作为小泉的得力干将和日本保守力量的核心新秀人物,安倍看来无法在政治立场和政策路线上实现革命性的突破,但是延续过于保守的鹰派色彩和已经臭名昭着的小泉路线会妨碍其改善日本的国际战略环境。(香港《东方日报》)

  如何摆脱“战后体制”——为“国家”正名,是“安倍新政”的基础理念。那么,安倍心目中勾画的是何种“国家”蓝图呢?修改“和平宪法”,是安倍的首要目标。安倍把“宪法第九条”视为“缺乏独立国的必要条件”,对“专守防卫”、“不拥有交战权”、“不能行使集体自卫权”甚为不满,立志要制定一部“新宪法”。与此配套的是教育改革目标,其核心是提倡摆脱“自虐性的历史教育”,以便使学生从小“对国家感到自豪”。安倍这一套治国理论已饱受东亚邻国与国际社会的谴责与抨击。(北京国际线上)

  能否走出“福泽困境”——近年来,日本外交更深地陷于“福泽困境”,即把日美、日亚关系视为“非此即彼”的对立结构,坚持“身在亚洲心在美”。安倍正为克服“福泽困境”做出一些尝试,他在“政策构想”中提出“为了世界和亚洲的日美同盟”,同时又提出“在开放的亚洲中确立强韧的合作关系”、加强与中韩两国的信赖关系。

  迄今为止安倍的亚洲外交观充满矛盾。安倍总体上赞同推动地区合作,但又提出一系列不利于地区合作的主张,如把日美同盟凌驾于地区合作之上,宣导建立亚洲和大西洋几个“共同价值观”国家的联盟等。安倍的对华政策尚处在一种模糊状态。他一方面强调“日中关系是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与中国保持友好关系”在“经济”和“安全”上都极其重要;另一方面,他却接过“政经分离”这句本来用于描述中方对日方克制与耐心的言辞,试图以此回避应由日本首相解开中日“政冷”之“铃”的话题,同时还倾心于以强化日、美、澳、印(度)、韩关系来牵制中国。(北京《环球时报》)

  怎样解开“参拜僵局”——在日本与中、韩间的最大悬案,即日本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的问题上,安倍至今尚未就自己如当选首相是否会参拜明确表态。就中日关系而言,安倍当选自民党总裁及首相后的政策宣示以及10月初在国会的施政演说,都将是中国判断安倍对华政策的重要依据;10月至12月,包括亚太经合组织和东亚系列会议期间,将是中国政府与安倍新内阁的接触期;2007年4月、8月和10月将是安倍是否“参拜”的验证期;7月,安倍的执政能力将在参议院选举中受到评判;9月,中日将迎来复交35周年纪念日。(北京人民网)

  近来,日本与邻国关系的恶化日益引起包括欧美在内的国际社会的关注。“安倍新政”能否给日本与邻国关系带来新的转机,关键在于安倍能否解决上述三大难题,消化小泉给日本外交和东亚政治留下的负面遗产。不然,“安倍新政”就只是一句空谈。(北京《环球时报》)


三、小泉外交政策 安倍会否萧规曹随

1、安倍政策走向“强”字当头 延续亲美路线
  有专家认为,与小泉以经济恢复作为施政方针的核心不同,安倍会以修宪为施政方针的核心。其主要政策走向,可以概括为一个字——强:强政,就是将实权由官僚转移到政治家也即首相手中;强经,就是加强自由竞争,提升经济力量;强军,就是取得集体自卫权,变自卫队为国防军;强盟,即通过推进军事一体化等,进一步发展与美国的同盟关系;强德,宣导日本的传统文化与道德、宣导爱国,团聚人心,并弥补因竞争加剧而扩大的社会矛盾;强国,即争取日本担任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成为政治大国。(上海《东方早报》)

  在以日美关系为基轴的外交路线下,小泉在过去五年里推行了“对美追随,对亚强硬”的跛脚外交。毫无疑问,安倍将会继续小泉的亲美路线。安倍在宣布竞选纲领时指出,日美同盟是日本外交和国家安全的基石。他说:“我们与美国的安全同盟为我们带来了安全,也为这一地区带来了和平。”(北京《中国日报》)

2、小泉下台前夕刻意拜鬼 牵制安倍随规
  8月15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悍然再次参拜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据瞭解,小泉此次是以内阁总理大臣的公职身分进行参拜。这是小泉就任首相后连续第六年参拜靖国神社,但选在8月15日“日本战败纪念日”这天“拜鬼”尚属首次,这也是自1985年前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以来时隔21年的日本首相在这一天进行参拜。(香港中评社)

  小泉这一次,为继任者打造了一个沉重的政策枷锁,将使得继任者无法轻松地前行,始终会在小泉制造的中日关系障碍前徘徊。安倍针对小泉参拜靖国神社一事指出,小泉很清楚地说明参拜靖国神社的理由,应是为对阵亡者表示哀悼之意而前往参拜,政府没有表示见解的立场,他的发言中避开评论。

  由此得知,安倍公开为小泉辩护,说明从内心乃至行动,都是小泉政策的忠实信徒。安倍难于与小泉割舍,小泉参拜的行动,未必不被继承。(香港中评社)

3、会否重蹈小泉外交覆辙 外界忧心忡忡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对外关系研究室主任姚文礼指出,小泉政府的外交政策存在三大误区:“巩固日美同盟便万事大吉”、“亚洲诸国可以小觑”、“正视历史有损形象”。

  作为美国在亚太地区“最重要的盟友”,日本不断向外散发日美亲密无间的资讯。反恐战争以来,小泉始终跟随着布希的脚步,“不离不弃”,甚至排除了国内重重阻力,违宪派兵至伊拉克战场。小泉政府认为,借美国“靠山”之威,便足以扬日本之声、成大国之名。相比之下,与尚在“发展阶段”的亚洲诸国的关系便不那么重要了。

  冷战结束后,日本右翼势力在政界渐占上风。不少政客认为,承认二战对外侵略的历史有损日本形象,也无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而美化历史、选择与日益强大的中国“对抗”是政治“挣分”的有效手段。日本外交深陷三大误区不能自拔,中日关系也因此始终“热”不起来。(北京中新网)

  小泉政权诞生以来,安倍晋三就一直在内阁或党内占据要津。去年10月,小泉改造内阁人事,把年仅50岁的安倍提拔为内阁官房长官这一最露脸的要职。当时,日本政界和舆论界猜测,小泉力图把安倍打造成自己的接班人。(韩国《东亚日报》)

  9月9日,小泉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出席第六届亚欧首脑会议时,首次公开明确表态支持安倍晋三。小泉称,在自民党总裁选举中,他的一票将投给安倍晋三。在解释支持安倍的理由时,小泉说,“安倍在内阁中最接近我,帮助我推进改革”。小泉说,他的这一决定并未告知安倍,但他相信“以心传心”,称即使不向安倍传达,后者也会理解他的心意。因此,安倍会否重蹈小泉外交覆辙,让外界甚为忧虑。(英国BBC)


四、中日关系十字路口 中国如何应对

1、安倍对华政策 强调主动出击
  小泉执政5年来,中日关系日渐恶化,2005年更是布满阴霾的一年。首先,小泉一再参拜供奉甲级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严重伤害了中韩等国人民的感情,导致中日两国领导人不能实现正常交流;其次,日本去年失去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机会后,利用东海油气开发问题大做文章,与中国发生严重争执;第三,日本极力宣扬“中国威胁论”,试图在国际上孤立中国。日方制造两国关系紧张,不仅影响东亚地区的政经合作,也破坏了区域合作进程。(新加坡《联合早报》)

  有日本外务省官员认为,安倍当上首相后会更加现实地向左靠近,“但他个人根深蒂固的信念应该不会发生改变”。也有分析人士认为,中日政治关系恶化的症结是日本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但安倍在此问题上一直含糊其辞、避重就轻,因此,两国政治关系的前景仍不明朗。(韩国《朝鲜日报》)

  而在对中国外交上,安倍曾主张日本应该主动出击,而非一味地由中国出招,日本只忙于招架。他认为,中日之间不只是靖国神社问题,重要的是,如何让中国的“威胁”和“反日影响”不要继续扩大。另外,在东海油气田争端上,他表示,不惜以武力维护日本的“国家利益”。(法新社)

2、中日关系趋向 将更复杂多元
  中国舆论高度关注日本首相更迭,但是基调均谨慎、小心,甚至可以强调,快乐不起来。但是,不快乐并不等于不期望,中国对安倍还是有所期待的,中日关系进入了观察期。(香港中评社)

  种种迹象表明,北京与安倍最近正展开十分微妙的互动,其中甚至包括双方未来在靖国神社问题上的立场。但自从安倍决定参选自民党总裁之后,除了8月15日小泉最近一次参拜外,靖国神社问题在北京和安倍之间似乎被刻意淡化处理了。

  事实上,从政治光谱上看,安倍是处于较小泉更为右翼的位置上,只不过他的手腕和风格较小泉更为圆滑而已。虽然安倍最近接连发表重视改善日本同亚洲邻国关系的言论,但有迹象表明,改善中日关系只是安倍整体外交战略中的一个筹码而已,他的外交战略不但仍将以对美外交为主轴,而且将在修改宪法和令日本成为一个外交独立、军力强盛的国家方面,较小泉时代走得更远。

  在这种情况下,未来将面对一个在靖国神社等枝节问题身段更为柔软、而在实质性问题上则更为强硬的安倍,中国将有什么样的思维和策略,值得人们关注。只有在即将开始的“安倍时代”,中日关系才会真正进入笔者之前所称的中日关系千年历史上的首次结构性调整和双方民族心理调适。

  “安倍时代”的中日关系,可能在靖国神社问题上稍显缓和,但却可能在另一些问题上进入更为实质性的交锋,诸如涉及中国核心国家利益的台湾问题、日本修改和平宪法、日美同盟等。另外,随着靖国神社这一感性因素被淡化,中日民间情绪将稍显平静;但双方民众对彼此国家和自身定位的心理调适,则将进入一个更实质性、更漫长但希望是更理性的过程。(新加坡《联合早报》)

3、中国听言观行 勿被安倍迷惑
  9月21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就安倍当选自民党总裁一事表示,中方一如既往高度重视中日关系。我们愿意继续本着“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精神,改善和发展同日本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安倍成为日本自民党新的党首后,中方将听其言,观其行。(北京中新网)

  需要特别提出的是,北京一些官员尚未来得及总结小泉任期的中日外交得失,就对尚未粉墨登场的安倍晋三匆忙倾注过多的热情。比如说,有人轻信安倍所持的是“中国容忍论”,显出“剃头挑子一头热”,就不怕重蹈“热脸贴上冷屁股”的尴尬。相比之下,中国铁娘子吴仪当年拂袖冷对小泉,令人至今仍然感怀不已。(澳洲《澳洲日报》)

  回首过去5年,日本小泉执政,中日关系跌宕起伏,总的趋势是日益降温,不断走向冰点。按照北京一些官员的习惯做法,自然是要归咎于小泉一意孤行种下恶果。反过来说,如果说小泉是“始终执迷不悟”,那么,小泉任期中国对日策略尽管刚柔并济,刚的一手就似乎未能击中对方要害,柔的一手亦似乎未能挠到对方痒处。个中原因,就很值得反思;而只有认真反思症结所在,才更有助于打开未来中日关系的新格局。(美国中文线上)

  平心而论,在小泉上台之初,“听其言,观其行”实属在所难免。但是,小泉执政期间,一边我行我素参拜靖国神社,一边屡屡布下迷魂阵,利用中国的诚意,一而再、再而三地藉“中日元首会面”糊弄中国,争取了时间恢复日本国力,并从中捞取个人政治利益。小泉直到离任前的最后一次出访仍然谢幕不谢罪,从反面给中国人上了现实的《农夫和蛇》一课。(香港星岛环球网)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