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花132亿美元办世界杯 俄罗斯最后亏不亏
http://www.CRNTT.com   2018-06-28 10:50:45


俄罗斯总统普京检查世界杯主体育馆的设备
  双面世界杯:生意经与政治账

  在6月15日的俄罗斯世界杯揭幕战中,坐在看台上的俄罗斯总统普京与沙特阿拉伯王储萨勒曼握手言欢,各自注视着自己国家球队的表现。面对一个出乎意料的东道主5:0大胜的结果,在各国媒体都将报道重心放在俄罗斯进球时普京反覆的摊手到底是什么意思时,当年俄罗斯和沙特因为石油限产时的龌龊、什叶派走廊分歧几乎兵戎相见的阴霾似乎烟消云散。

  体育与政治有关,这是重大体育赛事能获得国家层面重金支持的原因之一,普京也为这届世界杯花掉了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的1%。但当英国首相特蕾莎·梅号召西方政要都别去俄罗斯世界杯,而英国球迷依然在伏尔加格勒街头痛饮,俄罗斯媒体也依然兴趣盎然地八卦着英格兰太太团的比基尼写真,体育也能超越政治,亿万人摒弃成见与仇恨,因为世界杯而共同欢呼。

  世界杯是体育与政治微妙关系的最好范本。普京选择了一场昂贵的狂欢,也很清楚自己不能获得明确的收益。但他仍然愿意相信这样的付出对俄罗斯来说是值得的,而俄罗斯人也认同了他的做法。在一个性价比不高但没太大争议的决策中,每个人都自得其乐。

  亏本生意

  世界杯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昂贵的游戏。2010年南非世界杯的成本是43亿美元,2014巴西世界杯的成本增加到110亿美元,俄罗斯政府目前公布的数字是投入了132亿美元。而各国公布的世界杯成本,根本没有计入大量场馆、设施赛后闲置、维护与拆除的费用。南非和巴西已经荒废了大量世界杯设施,其中的代价几乎无法计算。成本失控与浪费已经是大型体育赛事经济无法掩盖的污点。如果不改变世界杯成本进入新世纪以来上升的轨迹,很难想象30年后还有多少国家的政府愿意去接这个盘。

  成本高昂只是一种风险,不盈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则是一种罪过。世界杯盈利吗?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按照那些足球经济狂热支持者的宣传,足球产业已经是“世界第17大经济体”,其年生产总值达5000亿美元。每次世界杯前,主办国都会大肆宣传世界杯对主办国经济的刺激,对就业人口的拉动,对宏观经济的助推。在各种统计口径下,世界杯的投入产出比被做得十分漂亮。

  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自2006年德国世界杯以后,体育产业成熟的发达市场经济体申办世界杯的热情日益消减。如果这真是一个赚钱的买卖,那么这种现象的出现是不可思议的。

  2006年德国世界杯,是目前已知的最后一次盈利的世界杯。按照2006年世界杯组委会负责财务的副主席、德国足协主席茨旺齐格公布的数据,德国2006年世界杯投入为16亿美元,盈利为税前1.35亿欧元。扣除公司和工商税4370万欧元、向国际足联返还的4080万欧元,剩下的1800万欧元(约合人民币1.35亿元)才是德国足协和德国足球联盟的收益。

  要知道德国能有这样的微利,还得多亏德国已经拥有成熟的足球竞技体系和赛会设施、完善而无需再次大规模建设的交通服务设施、基数足够而富足的欧洲观球人群,以及卓越高效的赛会组织团队。后来者如果没有德国的基础和能力,又怎么能保证盈利呢?俄罗斯很清楚这一点,所以在公布了一系列乐观的数据后,编制了166.5亿卢布(约合2.960亿美元)的预算,应对赛后3至5年内赛会设施,尤其是中小城市体育场无法盈利的成本。?

  总体而言,世界杯转播权、观赛、饮食、出游、体育用品所产生的产业链条是会带来大量收益。但是这个巨大的蛋糕是不是被主办国吃下去却是一个疑问。无论世界杯盈亏与否,国际足联都要吃下自己的一部分。而且,国际足联运作高度不透明,与欧洲足联这样高度成熟的组织一直处于对立态势,与那些不质疑其吃相难看的申办国却往往关系不错。也因此,国际足联偏爱足球发展水平有限却政治雄心勃勃的国家,双方各取所需。

  至于世界杯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很多时候是数字泡沫的游戏,这使得很多重视预算严肃性的国家对于举办越来越昂贵的世界杯开始敬而远之。?

  重要的一点在于,国家预算对世界杯的拨款是固定的,赛会带来的拉动效应则是可伸缩的,而且咖啡店主、旅店老板的收益也不会被拿来补贴世界杯本身可能带来的亏损。

  政治责任

  世界杯对足球市场不成熟的国家而言不是一桩好生意,但是这不影响新兴经济体申办世界杯的热情。一个国家拿出上百亿美元的真金白银,又看不到可靠的盈利前景,这样的申办如果说仅仅因为热爱足球,那就太罗曼蒂克了。没有政治的考量,政治家做出这样重大的决策是不可想象的。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