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基因编辑技术发展历程
http://www.CRNTT.com   2024-03-23 15:09:56


  中评社北京3月23日电/据大公报报导,锌指核酸酶技术(ZFNs)

  •上世纪90年代,第一代基因编辑技术ZFNs出现,由锌指蛋白实现对DNA的识别,由核酸酶进行精准切割。该技术应用于果蝇、斑马鱼、大鼠、小鼠等动物的遗传研究,并于2005年首次实现了对人类细胞基因的定点修饰。然而,筛选锌指蛋白耗时费力,成本极高,因此该技术并未得到大规模的应用。

  转录激活因子样效应子

  核酸酶技术(TALENs)

  •2009年起,第二代基因编辑技术TALENs受到广泛关注。该技术与ZFNs类似,应用于多个物种的遗传研究及体外培养哺乳动物细胞。构建转录激活因子样效应子比构建锌指蛋白更容易,但前者尺寸更大,且有更多的重复序列,操作难度依然较大。

  CRISPR技术

  •2012年,法国科学家沙尔庞捷和美国科学家道德纳宣布,她们开发出CRISPR技术,以RNA为向导,将Cas酶带到目标位置,然后用这种酶切割DNA。这是生物医学史上第一种可高效、精确、程序化修改细胞基因(包括人类基因组)的工具,具有成本低、易上手等优势。这一技术迅速得到广泛应用,两位科学家2020年摘得诺贝尔化学奖。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