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心脏、脑血管等10大病症易致猝死
http://www.CRNTT.com   2005-06-28 17:57:44


  现代人生活繁忙,工作压力大,食无定时,身体潜藏不少危机。早前,一天之内两名壮汉猝死,不少人都担忧心脏病等无形炸弹也会随时在自己身上引爆。伊利沙伯医院内科部心脏科高级医生何鸿光表示,可致猝死的病症通常离不开心脏病及脑血管疾病,所谓预防胜于治疗,何医生认为,大家必须从改善生活习惯入手,及早作出预防。
 
  长期受压致心脏衰竭

  何鸿光医生表示,猝死者年轻化是因为年近四十者的生活环境较前富裕,巿民进食较多肉类脂肪,少吃蔬果,令体内积聚过多胆固醇和动物脂肪,故表面看似健康的身体,其实潜藏?不少病痛。

  此外,生活压力亦令壮年人的血压易受波动,积聚的胆固醇斑块撕裂,血管壁出血,使血管栓塞,导致急性心脏病发。而慢性的胆固醇积聚,引致广泛的冠心血管阻塞,亦可导致心脏衰竭,令人出现脚肿、气喘、及未老先衰的?象。

  何医生亦指出,环境是催化心脏病发的重要因素。在严寒的气温下,人的新陈代谢较快,心脏负荷较大,若在此时做过分的剧烈运动,更容易导致心脏病发。反过来说,在炎炎夏日,亦会令身体流失很多水分,故年纪较大的人及已知患有心脏病患者,就不宜在温差太大的时间作户外剧烈运动,以免加重心脏负担,引发心脏病。

  一般人在运动时要多补充水分,然而,心脏衰竭人士的身体调节功能较差,运动后饮用过多或过少的水也会影响其心脏负荷,导致心脏病发。而肺弱、气管有毛病的人士,如哮喘病患者,心脏亦需要运作得较快,才可输送与一般人同等分量的养料,因此,这类人士要避免于空气污染指数高时外出。

  五分钟复心跳可保命
  何鸿光医生表示,超过一半以上的心脏病患者,在发病前无任何先兆,而在病发时(如胸口翳闷等),又往往误以为是疲累过度或胃酸倒流等,令病情延误,结果出现急性心脏病病发。急性心脏病患者在病发后五分钟内一定要回复心跳,才可保命,若超过十分钟还未能回复心跳者,大多都会死亡。他指出约有25%的心脏病发者,在未送到医院前已经死亡,而有约10至15%则是送抵医院后才去世。

  心脏病的死亡率虽高,但何医生表示,近年不少人懂得心肺复苏法,加上现时救护车的心脏除颤器能马上为心脏病发者进行急救,令病发者在五分钟内回复心跳,故心脏病的死亡率比以往已稍为减低,因此市民不用太担心。他指出,现时心脏病发者的死亡率,其实跟以往差不多,只是近年医学进步,医生和市民对病症的认识亦已加深,加上资讯发达,病患个案受传媒广泛报道,才令市民产生错觉,以为这些猝死的个案比以往严重。

  人到中年 身体保健知多?

  30岁前
  从小培养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多吃蔬果,少吃高脂肪食物。

  最好有一位家庭医生,能清楚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

  留意有否直系亲属因病早逝,及早作身体检查。

  留意自己的体能是否比一般同龄的人差。

  30岁后
  保持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

  做适量的带氧运动,如跑步、游泳等。避免竞技性运动,因为可能要勉强自己迁就对方力度,加重身体、心脏负荷。

  保持稳定的体重,标准的BMI(身体质量指数)是23。

  控制血糖、血压。

  在工作、人事上保持良好的EQ、稳定情绪,尽量放松。

  不论男士女士都不要胡乱吃药,如减肥药等,亦不要酗酒,因为药物、酒精都可以引致心脏病。

  每年验身一次。
                            文章来源:成报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