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朱大可叶舒宪等专家学者解读《山海经》
http://www.CRNTT.com   2019-03-25 13:45:06


知名文化学者、同济大学教授 朱大可
  想象力是人类科学和文化发展的起点,中国上古想象力的集大成者《山海经》 因其瑰丽的想象和丰富的故事流传至今。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应该如何解读《山海经》的文化意义?数字时代的今天,艺术家们如何利用新技术重新演绎《山海经》?3月23日下午,主题为“想象的发端:山海经与诸神的世界”的腾云文化论坛举办,6位对历史、神话和传统文化颇有研究的专家和艺术家到场,探讨了《山海经》的神话价值及其如何通过现代创作重新焕发生命力。

  作为一家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科技+文化企业,腾讯努力推动科技与人文的融合,以技术助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2018年腾讯提出 “新文创”战略,致力于数字文化内容与传统文化结合,文化与科技结合,商业价值和文化价值实现良性循环等,希望打造出更多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中国文化符号。

  《山海经》中的中国智慧与全球性基因

  《山海经》里的故事在中国妇孺皆知,但它所包含的文化意义远远大于故事本身。在人与自然艰难抗争的年代,《山海经》中的神话是我们的祖先通过想象为自己在精神世界中构筑的避风港,展现了中华民族最早的世界观与价值观雏形。

  知名文化学者、同济大学教授朱大可以上古全球史作为切入点,带观众领略了中国神话的全球性基因。朱大可通过分析人类的进化史发现,中国神话的基本原型来自非洲智人殖民路线上的各个节点,比如非洲、西亚、波斯和印度。它们随着人类早期殖民化的步伐,进入东亚地区,几经波折后完成本土化的进程。在成型之后,中国神话经历了周灭殷商、春秋战国诸侯灭周之典籍、嬴政焚书坑儒和楚朝焚灭秦都四次摧毁。但是,在大焚毁的间隙,上古神话通过自造、组合混搭、租借和挪用多种方式发展出了自己的独特样貌。

  朱大可从《山海经》中描绘的地理风貌、国家、动植物和洪水等自然现象入手,发现它的作者很可能来自于世界各地,这本奇书是“早期全球记忆的月光宝盒”。虽然,现在从表面上看,中国神话的图谱与世界主流的神话体系相差甚远,但朱大可相信,“基于某种隐在的共同语法,中国神话完全可以重返世界神话家族,并让全人类都听懂我们的故事”。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