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猪肉涨价对通胀影响有限
http://www.CRNTT.com   2019-04-26 11:08:44


随着居民食品消费多元化,猪肉涨价可能导致对牛羊肉等食品需求上升,从而形成对猪肉的“替代效应”(交行金融研究中心副总经理、首席研究员 唐建伟)
  交银观察

  上周有农业农村部的相关领导在新闻发布会上说,自去年8月份非洲猪瘟疫情发生以来,生猪与能繁母猪的存栏同比降幅逐月扩大。专家初步预计,今年下半年猪肉价格同比涨幅可能超过七成,从而引发市场对于未来猪肉价格上涨引发全面通胀的担忧。此外,中央政治局一季度经济会议认为经济好于预期,市场预期宽松政策将结束,甚至开始担心下半年货币政策可能会因为通胀抬头有收紧的压力。

  笔者认为,虽然疫情导致供给减少最终肯定会传导到价格端,但如果没有其他因素的配合,因为猪肉单一产品涨价导致全面通胀的可能性很小,货币政策更不会因为猪肉涨价而收紧。理由如下:

  首先,没有总需求和流动性的配合,猪肉价格单独上涨并不必然导致高通胀。目前CPI构成分项中,食品类权重不到30%,而非食品类的权重则在70%以上。因为猪肉价格上涨主要影响CPI中的食品价格,而对非食品价格基本没有影响,非食品价格的走势更多受总需求(经济增长)的影响。回顾此前三轮的猪周期,只有2007至2008年与2010至2011年两轮引发了较高的通胀,而2015年的猪周期对通胀的影响并不显着。分析发现,2007至2008年和2010至2011年也正是总需求(经济增长)及货币供给增速(M2同比)较高时期,而2015年则由于经济增速与货币供给增速都处于放缓过程中,所以猪肉价格上涨并没有带来高通胀。

  肉类替代效应显现

  考虑到今年中国经济增速难有明显回暖,虽然一季度实际GDP增速持平于去年四季度的6.4%,但名义GDP增速却从去年四季度的9.5%下滑至7.8%,主因是PPI回落导致GDP平减指数的下降,表明总需求仍有收缩的压力。同时货币政策不搞大水漫灌,M2(广义货币供应)增速仍在历史低位徘徊。即使下半年CPI同比可能会因为猪肉价格的冲高而有所上涨,但并不具备形成全面持续高通胀的条件。

  其次,猪肉价格上涨并不会全部传导到CPI。由于猪肉价格与CPI中猪肉分项并不是完全对等,CPI的猪肉分项中还包括猪肉制成品,其波动性会明显小于猪肉价格本身,而且随着近年来猪肉制成品权重的提升,使得二者的相关性逐渐减弱。笔者测算发现,猪肉价格与CPI中猪肉分项之间的弹性已经从最高时的接近0.9下降至目前的0.5左右,同时猪肉在CPI篮子中的权重也在逐年下降,已经从2012年的3.5%下降到2019年的2.35%左右。据此测算,即使年内猪肉价格涨幅达到70%,其传导到CPI中猪肉分项的涨幅为35%(70%×0.5),进而对CPI同比的影响幅度在0.8个百分点左右(35%×2.35%)。因此,不排除下半年个别月份在猪肉价格涨幅最高时CPI单月同比可能会涨到3%左右,但较长时间维持在这一水平的可能性不大。全年来看,CPI同比涨幅仍能控制3%以内,能够完成政府目标。

  再次,随着中国居民食品消费多元化,猪肉价格上涨也可能导致对牛羊肉及鸡肉、鸡蛋等其他蛋白质类食品需求上升,从而形成对猪肉的“替代效应”,使得猪肉价格并不会出现持续的上涨。比如自去年8月份猪肉疫情爆发以来,疫情除了冲击生猪供给之外,也影响了猪肉的需求,疫情初期猪肉价格出现了明显的下跌,而与此同时牛、羊肉和鸡肉价格却整体是上涨的,特别是鸡肉价格更是创下近年新高。

  最后,本轮猪周期仍受疫情影响形成的供给冲击,并非需求拉动,其对物价的影响不应成为左右宏观政策的考量因素,未来货币政策仍应以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之后的核心CPI作为政策决策的依据。中国核心CPI已经连续六个月维持在2%以下,整体运行较为平稳,并未出现大幅波动。核心CPI与总需求及PPI相关度更高,考虑到PPI仍有下行压力,需求带动核心通胀大幅走高的可能性不大,因此预计年内通胀仍不会成为制约货币政策操作的主要因素。(来源:大公报)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